第六百三十二章 疾奔世外,却逢千山

“原来首阳山所认可的人性,是指生而有欲,欲外有情,情外有理?”

“无论出身如何,生而有欲,情理共存,便是人。”

九代唐尧说道,“这并非只是首阳山的判定之法,自久远劫来,无论天庭地府,诸天神佛,都要依此论断。”

关洛阳轻轻点头,说道:“可惜要庇护人间生灵容易,要守住万界生灵,却大不易,这场大劫之中,不知道太清赤明的人族,是不是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交浅言深是大忌,道友这话问得急躁了。”

九代唐尧澹然道,“人族如何,非我一人所能论定,但至少我们八大前古圣地,将以自保为主,不去主动掀战,但也不会轻易屈附于他人。”

大劫之中先求自保,是很正常的思维。

但同样是求自保,手段也是大有不同的。

地府那边的十殿阎王,除了三个叛徒之外,其他人所想的自保方式,就是紧密抱团、固守于地府而已。

结果就是外贼潜入、内外勾结,险些把地府给翻了个底朝天。

依关洛阳来说,对七殿阎王的这种做法,只能说是不置可否。

他们也没准备害谁,但是手段上未免太保守了一点,必然落于被动,很难达成他们自己预期的目标。

而这个九代唐尧口中的自保,就颇有些值得琢磨的地方。

“不去主动掀战”,真正心态保守的人,根本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看来人族的八大圣地还是懂得,要先有不惧一战的态度,才能真正尽可能的避免战争。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位九代唐尧,对关洛阳的戒备也太深了。

即使展露了伏羲画影的因果,他也完全没有半点真正付出信任的意思。

这种态度虽然不算错,但好像显得这位九代唐尧的心智不够坚韧,有点过于紧张的感觉。

关洛阳并不认为,在人间这种环境下,自己一个投影,就能让一个掌控至宝的帝君,产生这么大的压力。

除非是,他本身还背负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重担……

真空天魔,天尊境界,心灵之敏锐,几乎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在把玩诸天万界的天机。

即使大劫之中,天机混乱,关洛阳的心境,也能自然而然地触发一些更接近真相的判断。

“哈,道友所言,跟我对这大劫的态度,也是不谋而合。”

关洛阳笑了一声,“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道友迁移生民了。”

“等过些日子,界海平静一些,再去轩辕圣地拜访道友吧。”

洞中传出的声音平缓依旧:“在下一定备好灵茶仙果,静等道友来访。”

关洛阳一拱手,投影散去,灵光消逝。

洞窟中的烛火忽然膨胀了几倍,左右一摇。

恍忽之间,整个人间都被放置在一朵虚幻的火苗之中,晃了晃。

这是一种探查手段,确定关洛阳的投影,确实已经散去。

并且也查探到了东海十洲那里,鸿蒙金榜的情况,看到了关洛阳的真身。

如此玄妙的探查之法,不要说是人间内部,就算是人间附近的几座圣地之主,其实也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

很快,首阳山洞窟中的烛火便收敛回去,恢复了原本的亮度。

东海十洲的山头上,关洛阳若有所思,抬手对鸿蒙金榜一指。

金榜上垂落下来一道道浓郁的紫气,覆盖海面,隔绝万象。

关洛阳的身影便在紫气萦绕时,向下一沉,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了冥界。

他也没有去打扰那些阎王,只是立身于第一层冥界的边界处,仰望人间。

首阳之山,悬空不动。

等到对玄音有所反应、需要被接引的生灵,都已经进入洞窟之中,九代唐尧又施展探察之法,将烛火晃了一晃。

首阳山的反馈是,没有察觉任何异样,九代唐尧这才驾驭法宝,从人间的虚空中缓缓澹去,前往界海。

混沌之中,恶浪骇然,波涛汹涌。

隐约可见,人间界的胎膜上,一座赤铜色的山影逐渐浮现出来,即将进入遍布着混沌乱流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