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夏宝传Ⅱ 香朵儿 774 字 2022-11-20

“这次有好几天的假呢?不急!”夏大伯笑着说,开玩笑,这么‘好卡’的事,就算没假,也要想法子请,他年岁不小了,扩宽经脉这么大的事,自然是越早越好。

这是就这么定了。

说话的功夫,三人就到了场地后面的晒场区域,里面按照区域晒满了新打下来的稻子、玉米、大豆等。

以铁三角带头的十多个老爷子和蔡、陆家主都蹲在地上,人手一把稻子在研究。

剥开稻壳,或看,或闻,或咬,一个个严肃的就跟农学院请来的农业专家一般。

真正农科院出身的夏二伯冲顾元琛喊道,“琛子,你可算来了,”

一脸说不出的激动。

“二伯,您找我,”

就见夏嵩山抓了把稻子颤颤巍巍地迎过来(站久了,腿麻了),语无伦次地问,“琛子,你这农庄里种的都是贡米吧,”

贡 米,顾名思义就是古时候上贡给皇上吃的米,因对种植环境的苛刻要求,对栽培技术要求精细而产量又低,加之饥荒年代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只重量不重质的做 法,以及多数贡米产地土壤和水源已被破坏,导致一些贡米逐渐沦为被弃种的结果,只空留一个辉煌的名字,而无存在之实,就如大家所知的碧粳米、胭脂米、涿州 贡米、增城丝苗米、天津小站稻、云南遮放贡米等,都已成为历史的绝唱。

华夏成立后,还留存下来的诸如响水贡米、五常大米、万年贡米等,都被列为国宴用米,改革开放后部分出口到倭国供皇室享用,鲜少出现在寻常百姓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