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他们不敢走襄州城和附近知名的官方大渡口,而是去了偏僻的三里渡。

这地方浅滩大,河下礁石也多,不利于大船停泊,虽然自古就有渡口,也只是小船和往来两岸的村民图方便,并没有成什么规模。

人少,村民质朴,往来的都是普通小本买卖的客商,在这里渡河比大渡口便宜。

其实按照孟如川的建议,是应该泅水渡河,就在渡口不远处有一大片浅滩,从那里下水,游到对岸,用不了半个时辰。

符若初却不想泅水,她游泳的水平不高,也怕衣服湿透了有暴露女儿身的风险。更何况孟如川连日奔波,脊背上的伤其实并没有愈合,如果伤口长时间浸泡在水里,那要多痛?

“我不会水,去坐渡船吧。这种小地方,你我已经改易了容貌,去坐船应该没什么危险。”符若初提出自己的意见。

孟如川却说:“公子,我背上那些伤不碍事。我水性不错,找一块木板你在上面趴着,我在水里推着木板,一会儿就能到对岸了。就算小渡口,两岸都是有官兵检查的。这里是襄州附近,小心一点吧。”

“不行,就坐渡船。”符若初坚持。

孟如川心中一暖,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也罢,公子这是舍不得他受苦呢。其实早年间他内伤外伤都很重,照样为了省时间少麻烦,冬季泅水过江。如今他内力深厚,背上那点小伤算什么。不过公子坚持,他肯定是要服从的。

好巧不巧,两人还没走到渡头,就认出了乔装改扮,排队等渡船的江咏歌。

江咏歌只带了一个随从,暗中竟然连影卫都没有,当然也可能是路上折损了。他们明明早了至少半天的行程,为何耽搁了,还跑来这种小渡口?以江咏歌的实力和人脉,搞一条靠谱的船,走水路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