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行!”颜长民说:“救灾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怎么能让你家私人贴补!这得贴多少钱进去!你家再有钱也得被掏空!有个态度就可以了。我知道你们有这个心,但事情要量力而行!”

季小冬对颜长民的这番话,既没有说听,也没有说不听,反而问道:“颜叔,你听说过保险吗?”

保险?

八十年代,“买保险的”还没有广泛进入大家的视野,要到九十年代末期,甚至千禧年之后,广大人民才会忽然发现,我周围除了我是不是都是卖保险的?人民群众一度对“卖保险的”保持了高度警惕,直到后期之秀“卖安利的”取而代之,保险才慢慢恢复到它的正常意义。

颜长民这会儿,听着季小冬这个“卖保险的”舌灿莲花,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季小冬“卖”的是农业保险,本质上是共同对抗天灾的风险互助。

颜长民连连点头:“等于让没有受灾的人拿出一点点钱,去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今年可能你受灾,明年可能他受灾,大家都交钱,也都会在困难时候受到帮助,不错,真不错。”

“并且赔付金额跟参保基数有关。”季小冬说:“您想,参加的人越多,交的钱也越多。天灾毕竟是少的。我们家现在,就是钱太少,资金量太小,只能在合作社里覆盖十几个人。做这个事情,必须大量资金启动。”

季小冬之所以给颜长民卖保险,不是想让他买,而是想拉他一起卖。

“颜叔,你看,平时收上来的保费,还可以做投资挣利润,也可以存银行吃利息。受灾时还能用这种商业行为作为政府救灾的补充。”

颜长民手指在办公桌上敲,越听越心动,越想越在理。

想到最后,跟季小冬说:“这事儿我知道了。你不要问了。你也说了资金量大,不是你们家能干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