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这种情况很正常,李风既不催他们,也不帮忙,让他们去慢慢的自己适应。

这一网的鱼获不是很多,大多是一些鲳鱼以及少数的多宝鱼,老船员得一种一种的教,什么鱼要冷冻,什么鱼要放活水舱。要是把活鲜搞错了,当作冰鲜,那基本上就卖不上价钱了。

要是把冰鲜搞成了活鲜,那鱼就会死掉,再拿去冷冻,肉质就不新鲜了。所以这些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对于第一次干这些的村里人来说,搬砖都没这个累,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累。

他们大多都是中年人,记性不太好,很多鱼分着分着,就忘了是哪一类的了。

还有那么几个,也不知道是脸盲还是怎么的,除了区别特别大的能分的清是什么鱼,很多稍微有点相似的就分不清了。

更奇葩的是,有的海鱼因为长的丑,被很多村民给扔了。老船员问他们为什么扔掉,他们说那么丑的鱼还有人买吗?

李风这一趟看下来,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这群村里人能把他给气笑。坐上快艇,李风来到了不远处的拖网船。

相同的话,他在这边也说过,这边已经下过一次网了,收获也只是一般。

但由于拖网网的是中下层的鱼,网到珍贵品种的机率相对大一些。所以就价值来说,这边的第一网比那边有高一点。

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李风都在两船来回的观察着,除了两个船长是总负责人外,李风为了好管理村里人,还任命了围网船的李志军,与拖网船的李鑫,辅助船长管理人员。

经过这将近两个月的磨合与适应,这些人也都能很好的工作与相处了,空的时候李风也会搞点娱乐节目,调剂下枯燥的生活。

这么长的时间,船舱也才勉强装满,将近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花在了找鱼上了,这样的效率对捕鱼的来说,是很正常的。但对李风来说,实在是太慢了。

船回港后,所有海鲜都交给张大老板处理,一趟下来,最终两艘船除去所有开支,与员工的工资等。李风就赚了二十来万。

公司的财务大权在王梦芸手上,这些就不用李风去操心了。

只要不亏就好,接下来他就不跟船了,还有半个月休渔就结束了。他也要开始自己的海上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