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今天上课的是一个退休的语文老师,他拄着拐杖,摸着他稀疏花白的头发,慈祥的问这些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们:“你们有信仰吗?”

因为今天讲的文章正好提到了信仰,于是这个退休的语文老师,突发奇想的问了一句。

这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实在不算是一个好问题。

他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能信佛,也可能信道,但在基督教或是□□教并不如佛教受人瞩目的中国,即便信佛信道,人们也不会把他们称之为“信仰”。

而这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简直糟透了。

他们在孤儿院里长大,没有父母亲戚,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少的机会去接触这些东西。

所以他们当然没有。

信仰是什么?是能换辣条的硬币,还是喝的停不下来的酸酸乳?

于是有人举手问了:“老师?什么是信仰?是指信耶稣那种的吗?”

老师扶了扶镜框旁的金色包漆已经开始斑驳的老花眼镜,笑道:“并不完全是,你可以把他当做一种,精神上的支柱。”

所以在那个退休的语文老师问出这个问题时,一些十几岁开始长大的学生,已经发出了嗤笑的声音。

他们这样连物质都无法满足的人,是不配谈精神支柱的。

而人类的族群就是这样,当你做着异想天开的梦时,注定会被人嘲笑。

但老师并没有在意,他只是不急不缓道:“人类都需要信仰,这个信仰不止是宗教上的信仰,更多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心灵力量,一个人一旦有信仰了,他才能内心强大,不会虚度年华,也不会潦草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