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炮灰原配重生后 堇尘 2375 字 2022-11-19

随后彦桓责令新提上来的户部尚书细查各处良田被占的事,要求各州郡重新丈量田地,然后按人头分派给各个农户,无论男女老少皆有份额。但女子出嫁后,所分良田不得随人出嫁,依旧归娘家所有。女子十八岁仍未出嫁,则取消该女子应得的土地份额。

此后每五年重新划分一次,有人敢趁机冒领良田者,格杀勿论。

女子能跟男子一样分得土地,是彦桓的念头。女子分得的土地不能虽人出嫁而带走,是程锦的主意。那个时候,当程锦和彦桓商议此事的时候,就提了这事。

“若是女子出嫁也能带着分得土地走,不设个年龄界限,那就有许多人家会不许女儿出嫁,让女儿老死在家中。”

那时程锦对彦桓低声说:“那些女儿留在家中,也不会做什么姑奶奶在家享福的。伺候完了父母就要照顾兄弟,将来还要照顾兄弟们的子女。她们伺候了一辈子人,等她们最后彻底没了用,就被随意丢了。这样既不利于民数增长,也太苦了些。女子出了嫁虽也苦,但生养了自己的儿女,儿女碍于孝道出于情分,大多能给她们安稳日子过。”

程锦也知道有如关嫣那般未嫁人的女子,她们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关嫣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是因为关嫣的经营手段出众,也是因为程锦在后面支撑。程锦先依顾家之势,后又有皇后之位。关嫣才少了许多本要找上她的麻烦,才将生意做得那么大,许多事才能周旋得开。

但对于许多才能平平,又没有依靠的女子,嫁人生子就是她们最平稳的出路。人中龙凤能有几个,大多数不过是寻常人,只图一个安稳度日罢了。

土地的重新划分方法,彦桓和程锦已商量过无数次,彦桓又和户部的官员反复推敲拟定,只为让政令下去,不会有一点空子给别人钻。

土地整改的事一推进,就立即出了人命。彦桓派下去的钦差死在了路上,彦桓看重的官员吊死在家中。土地是农户的命,也是某些人的命。规劝彦桓的折子堆满的桌子,那些穷苦百姓不会写折子,不会杀钦差,他们不会跟彦桓说他们如何辛苦如何艰难。

彦桓所见所听的,都是那些勋贵世家在嚎叫。若是彦桓内心稍有动摇,大概也会觉得自己错了。百姓的苦痛艰难,他又看不到。但是那些勋贵世家吵闹声,就在他的耳边,他们捅过来的刀子已经扎到彦桓身边近臣的身上。

但彦桓不是从皇宫中长大的皇子,他跟着程锦走过田埂,看过为了一口粮,起早摸黑的农户。那些农户累塌了腰,却依旧觉得庆幸,因为他们最起码是有地可种的。比起那些失了土地的农户,他们的日子已很好了,最起码能活下去。

他们只要有口饭,能活下去。如果一个国家连这么老实的百姓,都没有生路,那覆灭是早晚的事。

彦桓那段时间眉毛都没舒展过,彦桓和程锦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这事会很难,会有风险。但真得推进下去,事情的困难还是超过了彦桓和程锦的设想。有求情的,有指责的,有规劝的,甚至还有威胁的。彦桓有时间觉得谁都是他的敌人,连他的二儿子都对他进言要做个仁君。还好程锦在他身边,跟他说他是对的,说些和旁人不同的话。

程锦的父亲程远也自燕州来了京城,他是来为顾家求情的。程远一知道了顾家落罪的事,就立即乘车往京城赶。来到京城,发现顾家的大门已经封了,再打听,只听说顾家老小已经被押送去了琼南。顾远山和靖阳郡主虽然留在了京城,但只在一个宅子里荣养。但他们的子孙都被流放,他们的老仆都被发卖干净,他们哪里能有什么心思荣养?

程远一打探就知道顾远山病重了,程远自觉无颜去见旧主,便慌忙进宫。但到了宫门,就被拦住,要程远递牌子进去。递了牌子进去,程远在宫外等了很久,才等到有人带他进去。程远来过两次皇宫,一次是彦桓登基,一次是成帝崩逝。因为那两次过来,程远都有太监领着,并未觉得进宫太过艰难。

但如今程锦既然知道程远要为顾家来求情,自然要拿起皇家的种种规矩,让她这位父亲知道一下,真正该忠于的是谁。是顾家,还是陛下。所以程远进到宫中的诸多规矩和礼节,是一样都没有落下的。便是程远终于到了程锦所在的凤仪宫,但因程远是外臣,也只能隔着层层纱账隐隐看到个程锦的影子。那是他的女儿么?程远心里有了疑惑。

“程大人,参见皇后,是要行礼的。”小太监在程远耳边低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