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李嬷嬷有些不赞同,“夫人……”

“不必多说,阿瑜有权知道,我不能瞒着她。”

半晌。

谢姝瑜这才知道仲基伯爵府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韩思林的通房,哦不,应该算是青梅竹马从小伺候到大感情非同一般的通房丫鬟,冲撞了前来做客的姚氏,跪在地上磕头求姚氏“救救”她腹中的孩子。

谢姝瑜倒不觉得仲基伯爵府有意添堵,可能是措施不到位,韩思林不小心让通房中了喜,又“恰好”今日事发,伯爵夫人做主要打掉这小意外,却被不甘心的通房逃了出来,又“恰巧”冲撞了姚氏。

这下好了,家丑彻底外扬了,杞安侯府不膈应才怪。

先不谈那么多“巧合”,就这个通房的动机而言,也是说不通的。

无论未来的主母是谁,只要主母没进门,她腹中的孩子都很难保住,她此举仅仅是膈应了杞安侯府,难道是意图搅黄两家的亲事?

搅黄了亲事,也不会轮到她一个丫鬟出身的通房上位转正,韩思林迟早要娶妻的,即便不是她,也会是别人,大宅院里生活了十几年并成功让伯爵夫人安排在儿子身边的人,应该是安分识时务、认得清事实衡量得了利弊的,这通房不惜自损让伯爵夫人厌弃又是为了什么?

谢姝瑜知道,事情虽发展到这个地步但未必没有转机,姚氏现在只是在气头上,现在的关键,是伯爵府和韩思林的态度。

伯爵府自不用说,无论是为了哪方的考量,都不会放过那个通房。

那韩思林呢?韩思林会怎么做?

谢姝瑜不确定了。

她静静坐着,面上没什么表情,神色微微漠然,就好像一个旁观者和考察者,仔细衡量着各种利弊。

韩思林应当是有点喜欢她的吧,谢姝瑜想,但他同时也是个很典型的古代大男子,少年人总是一腔热血,满腔热忱,总觉得自己能够拯救世界,保护自己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