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1页

文艺创作者开始脱离群众,创作的内容只在小范围的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无法对这个世界以及社会实际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不断入侵,传统的价值观被颠覆,捍卫传统价值观的人与接受西方价值观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水火不容。

甚至在许多领域会爆发出激烈的摩擦,思想上的冲突会演变成为现实中的冲突。

而那些低级娱乐和安慰剂模式的娱乐,会逐渐席卷整个底层的文化娱乐市场,让底层的民众失去思考和向上的动力。

如此一来,不同的人群会因为阶层、环境、价值观等种种因素越发割裂,变成彼此都无法互相理解的群体,从而让信息茧房效应进一步的加强。

这显然会诱发非常严重和可怕的后果。

于是立足于这一困境,论文紧接着提出了网络时代,通俗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所需要的必要因素。

首先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根基与一般民众文化诉求的内涵。

网络时代,通俗文艺作品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根基,也不能背离民众文化诉求。它要始终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进行创作。不能陷入曲高和寡,盲目自嗨的困境,也不能成为西方价值观入侵,断绝传统文化传承的帮凶。

只有满足时代的要求,满足普通群众的诉求,才是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其次,作品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新潮性,甚至是预见性。

仅仅反映时代是不够的,优秀的文艺作品还要具备一定的新潮性,甚至是预见性,要提前预知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做出警示。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

最后在表现形式上,这些作品必须要紧凑并且足够抓人眼球。

许多有深刻内涵的文艺作品之所以难以起到广泛的影响,就是因为表达情绪冗长艰深,难以引起普通人的阅读兴趣,甚至连关注都很难做到。

如果一部作品无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关注,那么它的影响又如何获得提升呢?

对于严肃作品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严肃作品天然就是曲高和寡的,想要读懂,需要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但是对于网络时代的通俗文艺作品来说,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称不上是优秀的作品。

因为网络时代的通俗文艺作品,它的使命就是向普通人去传播正面的价值,如果别人都堵住耳朵不想听,你又如何完成这样的使命呢?

第1602章 驳不倒(加更求月票)

而后,论文又提出了网络时代通俗文艺作品创作者的使命。

第一是促进正向价值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

古人云,文以载道。每一部作品都是有其内在价值观的。如果没有核心思想,那么这篇文章就缺少了灵魂,再怎么好看的皮囊,也无法遮掩其内在的空洞无物。

既然每一部作品都有其内在价值导向,都会对普通人产生影响,那么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要传播正向价值,抵制负面价值。

如果一部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很优秀,可实际上却是在为落后的、腐朽的价值观做宣传,那么这种情况一般称之为屁股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