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还不够

只是他们除了破口大骂几句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普通人与修行者之间武力上的差距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反抗,更别想着强行冲出城去了。

毕竟“勇于”尝试的人如今已经变成了地上的一具具尸体。

因此,如今摆在城中数百万百姓面前的路便只剩下了两条。

一,坚决支持吕元进和大回朝廷,期盼他们有办法可以挡住城外二十万大军。

二,集体情愿,放过公孙言。

选一,便是将自己的命全部寄托在吕元进身上,可以说是“与国家共存亡”。

选二,虽然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但好歹能活下去。

这个选择题乍一看很令人纠结,可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其实并不难选

“乡亲们,反王不能死啊!”

“那魏阎罗连大军都派来了!他不是在吓唬我们啊!”

“操!城备军那一群王八蛋!昨夜老子眼睁睁看着他们出城去了!城外的军队压根就没有阻拦丝毫!”

“这么说来恐怕是军中有人与敌国勾结啊!”

“这还用问吗?!一定是这样了!否则魏阎罗在城中住了这么久为何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那咱们怎么办?”

“哼!朝廷于我们不义,咱们又为何要忠?依我看咱们就去市曹给公孙言求情!”

“是啊!人是朝廷杀的,凭什么要我们陪葬?!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

“说得有理!”

“去!咱们都去!”

“”

茶馆、酒楼、街头巷弄。

在意识到出城已是不能之后,永定城中各处便都出现了以上的论调。

很明显,人在做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时都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而城备军的出逃便成为了最合适的借口。

当兵的都逃了,我们凭什么要留下等死?

命是自己的,什么家国、什么大义也不能要了老子的命!

抱着这种想法,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往菜市口聚集,不多时便挤满了周围数条街道。

此时距离午时尚早,公孙言自然还没有被押解到此处,甚至连个官差都没有。

找不到宣泄口的百姓便又去往衙门,将门口的鸣冤鼓擂的“冬冬”作响。

只是这时候衙门又有谁敢出面,任凭众人将鼓擂破了也未曾见得大门打开。

而这一举动无疑又再次凭添了几分百姓心中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