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随着帘幕的彻底落下,哗啦啦的掌声渐渐的停了下来,跟着想起一阵低低的私语声。几分钟后这些声音也消失了,整个巴比肯艺术中心音乐厅变得异常的安静,所有听众都在等待接下来的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奏。

大红色的帘幕再次徐徐拉开,乐团所有成员此时都已经到位,指挥径直走到当中面对听众微微鞠了一躬,热烈的掌声顿时再次响起。不过,即使有不少人都期盼着演奏马上开始,但他们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乐团成员那种居然没有首席大提琴手!

这无疑是个非常奇怪的地方。要知道这场音乐会纪念杰奎琳·杜普蕾诞辰60的周年,而伦敦爱乐乐团演奏的的是她当初演最为出色的出品《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可现在乐团却没有首席大提琴手……好吧,就算暂时不考虑这些,演奏《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难道不需要首席大提琴手吗?那么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虽然听众们都非常疑惑,但现场并没有做太多的嘈杂之声,大家都明白主办方依然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那就说明必然有原因。此时,已经站到正当中的指挥做了个手势,所有人立即开始翻动面前的曲谱,随后他轻轻晃了晃手中的指挥棍跟着向下一划,舒缓的大提琴的乐声顿时响了起来。

爱德华·埃尔加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是献给自己的妻子的,他的妻子在音乐上对他帮助很大,几乎所有的成功之作都是在结婚之后创作出来的。所以当他的妻子去世后,埃尔加创作了这首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同时也可以称之为他自己的天鹅之歌,这也是他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挚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很难掌握,因此演来难度颇大。吉萨尔斯、费尔曼、马友友等著名大提琴家都演奏过这首曲子,各有各的侧重点各有各的风格,但这么多人当中几乎公认杰奎琳的版本是最好的。全身心投入甚至有些奋不顾身,既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同时又很大度没有毫无节制的放纵自己情感。要知道,大提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男性的专属,女性大提琴家尤其是有个性、有创见的女性大提琴家少之又少,杰本琳能得到众多音乐家推崇,是当之无愧的天才。也正因如此,才有这么多人为她过早离开人世而喘嘘不已。

音乐如行云流水般演奏着,那种迟暮的苍凉气息和怀旧的伤感深藏其间,整支曲子一如既往的显得严肃而深沉。很多人刚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除了有大提琴声却看不见首席大提琴手——但是,当第一章的慢板独奏过后跳入中板时,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脸色都变得有些不一样起来。

那是种古怪的混合着惊讶和喜欢的表情,不少人甚至不顾规定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因为这演奏的手法和旋律实在太让人熟悉了。

那些上了年纪曾亲耳聆听过的人们尤其激动,这美妙的充斥着和主题截然相反的朝气却又完全不矛盾的旋律几乎和几十年前没有变化!

很快,有人注意到当大提琴开始独奏的时候,指挥总会将手举得略高仿佛在方便什么人看到,他们终于发现隐蔽在乐团成员当中那个掌握着大提琴沉醉在演奏当中的身影。

虽然因为灯光的缘故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可那纤细的身影那飘飘的金色长发足够说明一切了。观众席上不由爆发出一声惊讶的低叹,人们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表示,这熟悉的旋律熟悉的风格让上面的身影和几十年的那个出色而早逝的女子重叠了起来。

轻微的嘈杂声忽然停了,人们不再窃窃私语不再凭空猜测,这样美妙的旋律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在现场听过了,还有什么比仔细聆听更重要的事情呢?

爱乐乐团的成员们仿佛也明白的观众们的心思,随着音乐变得越来越高昂和大气纷纷竭尽所能的演奏着这首深沉的乐曲,尤其是藏在中间的大提琴手,那种全情投入的恣意挥洒的模样几乎可以说是杰奎琳重生一般。

终于,随着最后一个尾音这首大提琴协奏曲落下了帷幕,现场所有观众基本上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山呼海啸般的热烈掌声响彻大厅。

爱乐乐团的成员们也在指挥的带领下站了起来,面对激动的观众深深的鞠了一躬,此时灯光大亮,所有人都已经看清楚了那个藏在乐团成员中的大提琴手的面容,惊呼再次从观众席上爆发了出来,谁也没想到在伦敦爱乐乐团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中担任首席大提琴手的会是那位天使小姐安吉拉·梅森!

“怎么会是她?!”观众当中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询问,不过很快有人想起了她的种种成就,发出了赞叹的话语:“怎么不会是她!”可惜时间没有给观众一探究竟的机会,帷幕已经随着掌声缓缓的落了下来。

帷幕全部落了下来后,一直站着的安吉拉再也支持不住,软了软身体就要倒下去,还好旁边的人及时的扶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