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确定沈怀容是被人推进湖里后,锦衣卫、东厂、六扇门三司联合调查,就算真凶再会隐藏,也能给你掘地三尺挖出来。

不出三日,便有了结果。

原来那日几个孩子相约去御花园玩耍,是淮王家的孙子提出来的。

淮王的孙子才四岁,要害沈怀容的自然不会是一个四岁孩童,经过调查,淮王这次送孙子进京,还派了两个幕僚一同跟随前来,在背后教唆淮王孙子的就是这两个幕僚。

幕僚收买了一个负责在御花园里打扫的小太监,让他藏身在假山后面,等到孩子们去御花园玩的时候,让太监趁机把沈怀容推入水中,伪装成小孩子贪玩落水身亡的假象。

幸好众人发现得及时,把沈怀容救了上来,那太监也知道阴谋败露,自己必死无疑,于是赶在淮王府的杀手要杀他灭口的时候从宫里逃了出来,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还是在出城的时候被锦衣卫逮到,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下,供出了收买他害肃王世子的淮王府幕僚。

锦衣卫赶去抓捕那两个幕僚,可那两个人早已自尽身亡,临死留下一封遗书,声称是他们为了向淮王邀功,才会铤而走险设毒计加害肃王世子,所有事情都是他们所为,一切都和淮王无关。

淮王狼子野心,早就路人皆知,两个幕僚又有多大的胆子敢做这样的事,还不都是受淮王指使。

不过真相查明后,沈映也没急着要和淮王算账,沈怀容现在的身份毕竟只是一个肃王世子,还不是太子,谋害太子和谋害藩王世子这两个罪名还是差很多的,前者严重起来可以诛九族,后者却只能顶多算个谋杀皇亲国戚未遂。

况且沈怀容毕竟没有真的出事,所以就算现在找淮王算账,也只能伤他一点皮毛,动不了他的筋骨。

又过了几天,肃太妃进了京,听说宝贝孙儿在皇宫里落水差点一命归西,进宫见到孙子后差点儿哭成了泪人,早知道选个嗣子会有性命之虞,她说什么也不会舍得把孙子送到京城里来。

等到肃太妃和沈怀容见完面,沈映在宫里单独召见了肃太妃。

他几乎有八、九成的把握能够确定沈怀容的生母就是顾悯的妹妹,所以见了肃太妃后也没有虚与委蛇,直接开门见山,几句话便迫使肃太妃承认了肃王妃就是徐问阶的女儿。

当年因为徐家曾有恩于肃老王爷,所以肃老王爷才会设法从天牢里救出徐问阶的女儿,带回肃王府抚养。

既已确认了沈怀容的确也是徐家血脉,便更加坚定了沈映要立这孩子为太子的决心。

景昌帝登基后,定了每年的七月十一,自己的生辰为长春节,而今年恰逢皇帝二十岁生辰,宫里宫外免不了要大大操办一场,沈映便打算在自己二十岁生日这日,同时下旨宣布过继肃王世子为嗣,并将其册立为太子。

但肃王府因为肃王常年不理俗务的的缘故,在诸多藩王中势单力薄,沈映想过继肃王世子立为太子,其他实力雄厚的藩王肯定不服。

这时,沈映掌握的淮王谋害肃王世子的罪证就派上了用场,不仅如此,沈映手里还有许多其他藩王因为嫉妒淮王孙子进选到最后一轮嗣子选拔,告淮王这些年在自己的封地不守国法,倒行逆施的黑状。

最后,沈映用这些黑料,逼得淮王不得不上表同意并且恭贺皇帝立沈怀容为太子,而淮王是这些藩王中实力最雄厚的,连淮王都率先表态了,其他藩王就算心里不服气,也只能选择暂时忍下这口气,陆续上表同意了最终的选嗣结果。

七月十一,长春节。

这天一早,沈映身穿礼服先上殿接受百官朝贺和献礼,然后在朝上下旨过继肃王世子沈怀容为嗣子,并册立其为太子以定国本,太子的册封礼由礼部和钦天监选吉日进行。

为了庆贺今日双喜临门,皇帝还大方地赏赐了四品以上官员金镜珠囊、缣彩,五品以下官束帛,百官们虽受了赏赐,但心里也都在嘀咕,万万没想到,最后储君的宝座,会落到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肃王府头上,这可真的是从天上砸馅饼下来。

百官朝贺结束后,沈映还要去皇宫的城楼上接受老百姓们的朝拜。

皇宫外面,早就聚集了许多想要一睹天子风采的百姓,沈映在百官的簇拥下,牵着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沈怀容一起登上了城楼。

年轻的帝王,身着绛色华服,丰神俊朗,气质矜贵,百姓们一见到皇帝,便自觉地跪下叩拜,齐齐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如同山呼海啸一般震撼人心。

沈怀容的个子还没有城楼上的墙高,有太监给他搬来了一张椅子,让他站在椅子上才看清了城楼下的情景。

但他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阵仗,看到城楼下面乌泱泱一大片人难免有些害怕,不由自主地紧紧抓着沈映的手。

沈映察觉出了孩子的紧张,低头看着沈怀容笑了下,问:“怕吗?”

沈怀容诚恳地点了点头,沈映摸了摸孩子的后脑,安慰他道:“别怕,这些都是朕的子民,以后也是怀容的,怀容现在是大应的太子了,要好好读书,快快长大,以后做一个有功于社稷,造福天下百姓的人,好不好?”

沈怀容看着沈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父皇,怀容听父皇的话。”

接受完了百姓的朝拜,沈映便准备带着沈怀容从城楼上下去,正要转身的时候,目光不经意间往城楼右边扫了一眼,冷不丁看到远处一条胡同的胡同口,站了一个头上带着斗笠的男人。

男人也面朝着城楼的方向,在看沈映,发现沈映的目光移到他这边后,挺拔的身形动了一下,对着沈映遥遥地行了个君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