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后冷哼了一声,没承认也没否认,“既然昌平识大体,自请去和亲,那皇上何不成全了她?皇上可知,仗一打起来,要损耗多少人力财力?岂能儿戏!”

“朕当然知道,可这仗非打不可。”沈映据理力争,“如今鞑靼可汗并非世袭汗裔,他的汗位是篡位而得,其余诸部中对他不服者众,若我们不能趁他们内讧之时敲打他们,等蒙古诸部统一形成了气候,再想收服他们可就难了。”

太后冷笑,“皇上所言未免过于理想化,试问要打仗,那军饷从何而来?你不知道如今国库空虚?你用什么打?”

沈映镇定自若地道:“若只是为了军饷,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儿臣自有办法筹集。”

太后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都震了起来,“皇帝可真是好大的口气啊!几百万两银子,你上哪里筹得?难不成你要将这皇宫卖了?”

沈映淡淡道:“就这点儿小事,哪里就到了卖房子的程度。”

太后气得发笑,脸色却是铁青,“身为皇帝,行事如此乖张狂妄,行,既然你这么有自信,那哀家就给你三日时间筹集军饷,若是时间到了拿不出银子来,哀家倒要看看你如何向文武百官交代!”

皇帝在寿安宫夸下海口筹集军饷的消息立即在宫里不胫而走,不过一顿午饭的时间,就连宫外的安郡王都听说了。

安郡王立刻进了宫,见到沈映后,一脸忧心忡忡指着天上的一朵云问:“照熹,你看那朵云的形状像不像一头牛?你说是不是有人把它吹上天的?”

沈映盘腿坐在一张矮榻上,面前摆着围棋盘,正无聊得自己和自己下五子棋,一点儿不慌张。

沈映懒洋洋地掀起眼皮扫了安郡王一眼,嗤笑道:“朕看你倒像头牛,还是头蠢牛。”

“我蠢?”安郡王一屁。股坐下,不服气地道,“我就算再蠢,也不会和人吹牛说能在三天之内筹到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

沈映淡定地落下一白子,“谁说是几百万两银子?朕可没说。”

安郡王说:“外面都这么传啊!说你和太后打了赌,三天之内要把打蒙古鞑子的军饷筹齐,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沈映翻了下眼皮,“人云亦云,不知所谓。朕只说了筹军饷,可没说筹多少。”

安郡王沉默了一下,看沈映的表情更无语了,“难道你想拿一百两银子出来打鞑靼人?”

沈映抬了抬眉毛,好像思考了一下,“一百两银子怕还是少了点吧。”

安郡王:“……”他受不了地摆摆手,手伸进袖子里掏出来一沓厚厚的银票,“行了,我不跟你瞎扯了,这些是我府上能拿出来的所有现银,你先拿着,还有两天,等我把古玩字画什么的典当了再给你拿过来。”

沈映闻言惊讶地挑高了眉梢,瞪着安郡王,“哇,沈晗,你简直让朕对你刮目相看!够仗义的啊!”

安郡王偏过头,骄傲地抬起下巴,“本王好歹也是大应的郡王,大应要和蒙古鞑子打仗,那本王也不能坐视不理啊。”骄傲完,又重新垮下脸,“不过就这点钱,对军饷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沈映笑了笑,把银票推还给他:“行了,钱你拿回去,东西也别当了,朕不需要。放心吧,朕自然有办法筹到钱。”

安郡王将信将疑:“真的假的?”

沈映:“骗你作甚?君无戏言。”

安郡王见沈映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暂时放心了些,喝了口水便忘了自己刚来时还是如何担忧,转头就开始痛骂鞑靼人的无耻贪婪,不知道的,还以为鞑靼人和他有杀父之仇,沈映嫌他聒噪,把安郡王赶出了宫。

还没等耳边清静多久,小太监又来报,说顾少君求见。

得,估计又是来关心他怎么筹银子的,上午的时候是谢毓刘协他们,刚才是安郡王,现在又轮到顾悯了。

沈映百无聊赖地撑着头,挥了挥手,“传他进来。”

等到顾悯进来行过礼,沈映把盘着的腿伸直,伸了个懒腰从榻上站起来,“你也是过来看看朕有没有得失心疯的吗?”

顾悯淡笑道:“皇上为什么这么说?”

沈映睨着他要笑不笑地说:“没钱还要打仗,不是疯了是什么?”

顾悯道:“臣相信皇上心中定然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沈映“啧”了声,怀疑地问:“你倒和其他人想的都不同,该不是故意这么说想哄朕开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