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沈映看着两位新科进士,拍了拍身下龙椅的扶手,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得色,他算是能够体会唐太宗说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时的心情了。

只要坐在这把椅子上,都不需要他去特意招揽,全天下的英才自然便会争先恐后地汇聚在他面前,听候他差遣,这样的感觉,实在美妙。

“榜眼郎先退下吧,朕与探花郎还有点事要说。”坐的久了,腰有些酸,沈映起身活动了下腿脚,挥袖让刘协先离开。

谢毓猜到皇帝将他单独留下所为何事,等到刘协走了后,主动开口道:“皇上,臣已按您的吩咐,煽动士子们前去杜府闹事,可如今民怨沸腾,不可抑制,若是朝廷还迟迟不给出此次科举舞弊案的交代,恐怕士子们难免会对朝廷失望。”

沈映不以为意地淡笑道:“朕知道,放心,等时间一到,朕定会给士子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朕将你单独留下来,还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做。”

谢毓行礼道:“请皇上吩咐。”

沈映转了转手腕道:“朕要你在京中帮朕留意一个人。”

谢毓好奇:“何人?”

沈映抬眸对谢毓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慢条斯理地道:“朕的顾少君。”

谢毓懵然眨了眨眼,以为自己听错了。

沈映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用手示意谢毓坐他旁边,然后语调悠悠道:“你没听错,就是顾悯、顾君恕。”

谢毓坐下来,汗颜道:“臣不解,还请皇上明示。”

沈映抱着手臂,“谢毓,你有没有喜欢的人?”

谢毓老老实实道:“回皇上,臣尚未婚配。”

沈映听他说没有那就放心了,开始无所顾忌地发挥起他的忽悠功力,“那就是了,你不懂。男人一旦有了喜欢的人,就会忍不住疑神疑鬼。”

谢毓:“呃……”

沈映微微一笑,继续到:“君恕替朕办差,时常在宫外走动,而朕平时在宫里,出宫多有不便,无法时时刻刻在他身边,他出宫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自然也都无法知晓,朕这心里啊,总是感觉不安。”

谢毓不明白,诚恳地问:“为何不安?”

沈映一本正经地道:“当然是怕他出去偷人啊。”

一向只读圣贤书的谢毓被皇帝大胆直白的用词惊到,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君恕有他的抱负和志向,朕也不忍心让他和其他的后宫嫔妃一样被困在深宫。”沈映装模作样地叹息了声,“但你也知道,君恕品貌出众,喜欢他的人如过江之鲫,朕就怕他被宫外的乱花迷了眼,辜负了朕……”

剩下的话沈映还没说完,就被谢毓一脸愤慨地打断,“难不成,他还敢背叛皇上您,红杏出墙?能得到皇上的宠爱,已是他几辈子的福分,若是他还敢辜负圣意,那真是罪该万死!”

沈映挑了下眉,没想到谢毓会突然比他还激动,“那个,他现在还没背叛朕,你倒也不必如此说。”

谢毓听沈映还这么维护顾悯,心里对顾悯更加不屑,蓝颜祸水,狐媚惑主,竟勾得堂堂帝王为他如此神魂颠倒。

怪不得之前皇帝在百官心中声名狼藉,绝对就是被这些男宠祸害的,明明他看皇帝就贤明得很!

有这种人在皇帝身边,迟早会成为一大祸患!

谢毓虽有心劝谏皇帝不要过于宠幸顾悯,但他自己也是才得圣心,在皇上心中的重量恐怕还比不上顾悯,现在开口可能只会触怒皇帝,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谢毓起身行礼道:“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您放心,臣会让人盯着顾少君出宫的一举一动,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向皇上您禀报!”

沈映就等他说这句话,立即眉开眼笑地点头道:“那就有劳谢卿了。”

与此同时,揽月斋里,江水平从外面回来,带回了榜眼郎走后,探花郎又在永乐宫和皇帝单独密谈了半个时辰还没走的消息。

顾悯正在房里给一盆君子兰浇水,听完并不感觉惊讶,只淡淡说了一句:“看来,杜府门口那群闹事的士子,应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被人煽动的了。”

江水平好奇问道:“谁啊?”

顾悯扯了扯嘴角,没说名字,岔开话题问:“昨天跟着太师府那几个人出城的探子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