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不得不说周先生的感知十分敏锐,不愧他对时砚的这份欣赏,时砚这个名次确实是有意为之,他不打算继续考下去,有个秀才功名便够了,因此第五名足矣,过分靠前太招人眼,不利于他低调的想法。

但对周先生不能这般说,说了只会招来对方源源不断的碎碎念,在这事儿上,两人没有和解的可能,只能有些遗憾的告诉对方:“终归是底子有些薄了……”

周先生一怔,随即有些难过:“也是,许兄天纵奇才,这一年来为兄感觉你学有余力,若是有英明的先生教导,有充足的书籍供你阅读,想来成就不止今日这些……”

时砚有些头疼,君子就这点不好,太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眼看再说下去,周先生就要检讨他耽搁了时砚这个天纵奇才,时砚不得不出声打断。

“不必为小弟感到不公,家里情况周兄你一清二楚,只要两孩子一日姓苗,小弟的仕途便走不远,迟早都要因为这点被人攻讦。

而小弟又没有让两孩子改姓的打算,因此,走到这一步,便够了。”

周先生又是一愣。

随即才一脸复杂的看着时砚。

时下人其实是看不起给人当上门女婿的男人的,便如之前的许老五一般,只有家里兄弟姐妹过多,家里又实在穷的揭不开锅了,才会有许老五这种好吃懒做的男人想着给人做上门女婿吃口饱饭。

上门女婿的地位十分尴尬,不仅在岳家抬不起头,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当下的男士阶层所不容,被男人们看不起,甚至刁难,因为男人普遍认为上门女婿丢了男人的脸面,扫了他们的尊严。

可以说日子十分不好过。

除了这些社会层面的不方便外,还有更严重的,朝廷明文规定,上门女婿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入朝为官,与商户贱籍不得科考一起明明白白的写在律法之中。

时砚和苗凤花便是这种情况,两人的夫妻关系是有三媒六聘,在衙门备过案的。若时砚想还宗,衙门备案可以置之不理,但一定要先请苗家宗族见证,为他和苗凤花主持和离,将他的名字从苗家族谱上划去,再请许家宗族出面,重新将他这个“嫁出去”的儿子记回族谱。

以上种种时砚均未做到,之所以参加了县试院试,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妻子苗凤花亡故,时砚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自由身,不归属于任何一方。加之苗老爷早年和族人不睦,死后连祖坟都不进,时砚压根儿就没上过苗家族谱,苗家没理由留着他,想还宗随时能还,考卷上能说清楚祖宗三代,便无人追查到底。

可再往上走一步,真到了和旁人真刀真枪拼命抢资源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成了大问题,是不是上门女婿,关系到他有没有资格科考,可就不是如今的擦边球能解释通的。

一日是上门女婿,一辈子都是上门女婿。仿若洁白的履历多了污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