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而时砚临死前,只听耳边传来一阵欢快的声音:“组长!组长!我回……”

然后时砚就彻底闭上了眼。

等再次醒来,只觉得掌心火辣辣的痛,同时肚子也不由自主的咕噜噜叫,整个人虚软无力,头晕眼花,关键是他好像躺在地上。

耳边是各种泼妇骂街的吵杂声,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应有尽有,比戏台上唱的大戏还要热闹。

孩子尖锐的哭声夹杂其中,吵得时砚脑门儿一抽一抽的疼。

时砚索性也不起来了,先了解剧情。

时砚原名李时砚,靖远县李家村人士,家里兄弟姐妹共六人,时砚既不占长,也不占幼,排行老四,上头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前几十年,整个李家村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仅有的一个老童生,也在娶了县城有钱人家寡居的妇人后,搬离李家村。

直到二十年前,李家村出了一个举人老爷,举人老爷为了回馈相邻在自家村子出钱办了私塾,凡是李家村的孩子,都能在里面免费读两年书。

李家三个男孩子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读书明礼之路。

李家有六个孩子,老大李铁牛,今年二十四,老实,愚孝,耳根子软,常年在媳妇儿和母亲之间受夹板气,被两人呼来喝去,大气儿不敢喘,活的有些窝囊。

小时候读书也不灵光,读了一

年自个儿受不了跑回家,说要跟着他爹李老头儿学种地。

老二李大丫,今年二十三,早早地嫁了人,男方是隔壁村的农家小子,人老实勤快,但家里兄弟多,吃饭的嘴多,家里的粮食常年不够吃。

老三李二丫,今年二十二,嫁给了县城的商户人家,日子虽然比老二富裕,但糟心日子同样不少,夫君是个不思进取的糟老头子,家里没规矩的很,庶子小妾经常骑在李二丫头上吆五喝六,日子同样不顺心。

老四李铁蛋,今年二十一,因为小时候读书刻苦,在村里免费读了两年后,年末通过族里的考核,族里愿意出一半银钱资助李铁蛋继续读书。

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李铁蛋必须二十岁前考上秀才,若不然,李铁蛋前面这些年花费族里的银钱,要每年做工还给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