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早朝上刚定下这件事,第二天时砚就轻装简行,带了几个随身侍卫,先一步出发了。

这让后知后觉听到风声的众人恍惚:“时砚公子那般光风霁月之人,要不是这一茬,我都忘了,他可是比前前任禁卫军统领还厉害的高手呢!”

“嗨,你这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别人在大街上高来高去,我最多觉得这人轻功极佳,但咱们在京都,一年到头哪能见不到几个高手呢?

唯独咱们时砚公子啊,上次在飘香楼外轻身一跃救人的场景啊,我就觉得那是神仙下凡!美的晃眼。”

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对时砚这趟边境之行表示担忧,就连京城街边的乞丐,都知道时砚公子允文允武,聪明睿智,这几年朝中的好几项利民政令,就是时砚公子在后面推动住持的。

一开始,朝中还有人担心时砚一个外来人,贸然进入军营,并不能服众,给工作带来麻烦。

要知道军营派系众多,且十分排外,加上和粗汉子打交道,到底与文臣不一样,可以预见这趟之行并不容易。

没过半月,边境频频传来消息,说江大人被排挤孤立了,军中众人做什么都不带他,就将他高高的供起来,什么都不让他参与,即使他是江大将军家的二公子也不行!

众人心中一紧,紧接着又传来消息。

说江大人一连几天,带着几个侍卫在军营转悠,游手好闲,什么都不做,整天笑眯眯的,像是被军营那帮人的计策给屈服了。

这几年在朝堂上没少吃亏的大臣们是万万不会相信这话的,一听就假的很,不知道江大人又憋着什么坏呢。

果然,又有消息传来,说江大人在军中整整转悠了十天,然后伏案写作,熬了整整一夜,在天亮时分,找了军中几位说得上话的将军过去,密谈了两个时辰。

等众人出了营帐后,江大人开始整顿军务,训练士兵,在无人阻止,也无人帮忙,仿佛说得上话的将军们集体失明似的,什么都看不到。

等朝中人再次得到消息,就是江大人让人送来的折子,折子上说,边军训练已经走上正途,继续下去,不出两月,定能让军中风气焕然一新,一年之内,让边军战力翻上一番。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折子,私下里,还有十分详细的如何整编,如何训练,各项事宜如何安排,都有详尽的描述,内阁众人也都传阅着看了,不得不再次感叹:他们老了,现在的年轻人了不得。

时砚在边境的任务,并不是简单的训练军队,暗中还要掌控在燕国的密探。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打战过程中尤甚,而这些密探,就是楚国窥视燕国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