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梁昭歌站在祝久辞身后眼睛直直盯着戏台子,直到落幕了还没有回神。

方才那女子绝望地旋身而舞,摔倒在台上,在戏台边缘落下颜色浅浅的手印。

长幕落下,堪堪将那手印挡去一半,还有纤纤的指尖印漏在外边,似是那女子的绝望还留在台上缠绵悔恨不绝。梁昭歌眉头紧紧蹙着,自己没有意识到袖中纤指已然攥起。

一高大男子道:“这曲子听得人心里憋屈!还不如回去听咱的秦腔!”

旁边一听戏的老头捋着白胡子,“弯弯转转悠悠扬扬,昆曲便是这九转十八弯,如那溪水看不见尽头。你说戏台上看得憋屈,可戏台下不也是这般。”

“拐过宝华街,那半座荒废的秦府还在金陵城西倒着呢。”

梁昭歌听得身形一晃,堪堪稳住思绪,惊慌地看向自己怀中的人,只见那人敛神细思,沉浸在方才的故事中。

心脏一揪,胸肺突然一阵骚闹,咳意如猛水一般袭来,梁昭歌没忍住。

“昭歌!”祝久辞转过身,“怎么咳嗽了?是不是在外面呆太久了?累了?”

梁昭歌摇摇头,眼神仍往那戏台子上望。

“不听了,不听了,回府休息!”祝久辞拉着他钻出人群,梁昭歌却如幽魂一般被那人牵着,思绪早不知飘到哪里去。

*

都说江南养人,五六日以来,祝久辞把自己将养得容光焕发,愈发水灵,可梁昭歌却似乎越发瘦削了,这几日茶不思饭不想,无论祝久辞怎么劝也劝不动那人多吃两口饭。

祝久辞担忧是自己把那人拉着在府外跑了太久累着了,于是强行把那人按在榻上,不允许下地。

梁昭歌却越发沉闷了。

今日金陵城落小雨,诗意朦胧,祝久辞唯恐昭歌下地着寒,湿气入骨,坚决不允梁昭歌出门。

但祝久辞自己却是定要出门的,偶然听夏自友提起,金陵城有一条古董街,能淘到百年好玉,八月初五正是开市的日子。

“别走。”美人声音慌乱,茫然无措。

祝久辞转回身,把人重新按回榻上。

“昭歌乖,我去去就回来。”

梁昭歌却摇摇头,指尖又揪住他衣袖,开口似乎要说什么,却又紧紧闭上,只是手中越发攥得紧了。

“小公爷……”难得撒娇。

“听话。”祝久辞心中也舍不得这般美人娇软的场景,平常昭歌都像天神一样在天边挂着,哪有这般绵软粘人的神情,可祝久辞心里知道寻宝玉是正事,怎能贪图这一番美景就忘了大事呢?

“不许出门啊!”祝久辞挣脱开,溜了出去。

榻上人望着空荡荡的房门,一时怔愣。

虚弱身子靠在床沿,痛苦闭上眸子。

祝久辞一路往城南飞奔,很快便找到了夏自友说的古董街。

街口立着高大的石雕牌楼,高耸入天,仰着头堪堪能望见顶。

目光从那巍峨的牌匾移向下方,从宽敞的门洞向里面望去,古董街绵延看不见尽头,古朴的八角飞檐亭坊鳞次栉比,行人步履缓慢,惬意背着手在各小店前细细观摩,一点不着急,单从这有教养的行人来看,这条街便已与旁的街巷区别开来。

祝久辞踏步其中,行走片刻果然感受到古董街名不虚传,集四海之珍奇,汇古今之宝物。

巴掌小店藏着上千年的兽面纹玉,黑漆七弦琴。稍近点的有磁州窑黑釉凤首瓷枕、瑞兽铜镜。

仔细往里逛逛,竟能寻见京城都难得一见的柳明延千字文卷。

更重要的是,古董街闻名国内外,是北虢国打出的文化符号,古董交易有官府作保,绝不得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