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流传度最广的,毫无疑问还是“刽子手一刀斋”。

绪方脱藩至今,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用他的称号来称呼他的人,都是选用“一刀斋”或是“绪方一刀斋”来称呼他,极少有人用他其他的称号来称呼他。

“一刀斋”这三个字只有三个音节,朗朗上口,而且流传度足够广。

这出剧本就是以他的事迹为原型,所以用“一刀斋”这个称号来做这部剧的名字正好。

在绪方提出《一刀斋》这个名字后,西野二郎立即双目放光地连忙点头同意。

于是这部剧的名字就这么敲定了。

“那就好。”绪方微笑着点点头,然后默默地跟着西野二郎一起观看着前方正在排练《一刀斋》的宝岛屋成员们。

在跟西野二郎一起编写剧本时,绪方也从西野二郎的口中知道了不少歌舞伎的知识。

早期的歌舞伎并不是一个多么能上台面的东西,有点像是现代的灰色产业。

歌舞伎刚诞生不久时,主要靠出卖色相来吸引眼球。

很多女歌舞伎靠美色吸引人们来观看表演。

极个别女歌舞伎在进行歌舞伎表演的同时,常会做些肉体交易。

江户幕府注意到这种乱象后,觉得伤风败俗。所以在宽永六年(公元1629年),江户幕府颁发了关于“女歌舞伎”的禁令,女性被禁止演出歌舞伎。

没了女人来表演,那么剧中的那些女性角色该怎么办?

那就让可爱的男孩子来出演吧。

在江户幕府颁布了“女歌舞伎”禁令后,诞生了“若众歌舞伎”。

“若众”就是未成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