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可家在京城的那些,却是免不了有些麻烦。

鸿鹄班好几个学生都让家里人缠住问东问西,哪怕他们说一百遍,鸿鹄班很好,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满意,也很难让家里人安心。

夏志明的情况相对来说还算好,柳国公这阵子对他视而不见,夏菘到是好几次找到集贤院,嘘寒问暖,送衣送食,一副体贴哥哥的好弟弟模样。

有一回杨玉英刚一到花园,就见夏志明坐在凉亭里看书,夏菘在他身边絮絮:“京城书院的李先生和父亲是旧友,不如哥你就服个软,别给父亲怄气,请爹爹帮着说和说和,转去京城书院便是,我看登州并非久留之地……”

被这般骚扰,夏志明还是云淡风轻,丝毫不受影响。

之后连续两日,鸿鹄班的擂台赛观看的人越来越少。

贬低鸿鹄班的言论也越发多起来。

甚至不光是外界有诸多奇怪言论,连书院自己的普通班同学,对这件事也是颇为不解。

不过书院的学生们到是知道些许底细,忍不住抗议,哪怕是鸿鹄班的学生也不可能个个都擅武,为何都要上擂台?上擂台输得这般难堪,弄坏的是书院的名声,自然也连累他们。

和别的书院比,其实长平的压力要小的多,长平的学生,别管外表看起来多文弱,身手都不会特别差,再不行,一个人应付两三个也足够。

即便不行的,花架子终究还是有,足够糊弄那些只会看个热闹的看客。

可像江南书院这样的,真是怪相百出,擂台赛几乎成了比惨大会。

随着比赛的进行,诋毁鸿鹄班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擂台赛第三日。

鸿鹄班一擂台。

京城书院常青,对战长平书院夏志明。

明明是短枪,却仿佛长到天边,枪身上银光还留在擂台之上,枪却倏然从观众坐席上横破长空,声若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