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改名换姓的孟继宗(七)

权臣的掌珠 看泉听风 2141 字 5个月前

改名换姓的孟继宗(七)

王珞生了一场病后,郑玄就几乎不许她出门了,平日能见的几个外客也就是崔氏和两个姐妹。三人看到比之前更消瘦的王珞,不由痛哭了一场。

崔氏既伤心又自责,她之前不知道女儿生病生得这么重,后来知道了,郑玄又不许大家入宫打扰皇后,她直到现在才见到女儿。

王珞轻声安慰着母亲和姐妹,孟家这次风波中也就阿娘、二娘、四娘也没来找她,二娘、四娘跟王琼关系寻常,也没有跟孟家联姻。崔氏虽把孟小四当亲儿子一样疼爱,但她安置时孟小四也没麻烦王珞,毕竟送孟小四去扶桑,就连王小四都能安排。

等后来郑玄想要杀孟家人,郑玄都不让人入宫,崔氏也没法入宫找女儿求情,就只能去了太子宫里。等到了太子东宫,她才知道自己也不用去求太子,郑玄只杀了王家、孟家的成年男子,女人和幼儿都没死。

不过崔氏几人心里很清楚,这件事能这么轻松的过去,肯定是阿石求情了,她为了这事都病了一场,三人想到圣人对阿石如此疼爱,阿石都如此如履薄冰,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王珞倒没有伴君如伴虎的想法,她对郑玄大部分时候都挺放肆的,要不是这次郑玄杀了这么多人,她也不会吓到。后来见郑玄亲力亲为的照顾了她这么多天,王珞更不觉得他可怕了。

他都这么对自己,如果她还怀疑他的真心,那就真不知好歹了。王珞唯一想不明白的是,王琼到底跟郑玄说了什么,能让郑玄如此大怒,不过她人都逝去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孟家、王家的事在朝堂上喧嚣了一阵,事态就渐渐压下去了,毕竟孟继宗、王虎离开后,将家中大部分精英都陆续带走,剩下的都是两人不怎么上心的。

孟家和王家的精英都离开了,家里也没什么看得过去的人,他们能跟高门联姻,完全靠王琼是王珞姐姐的面子,联姻的对象也是庶子庶女,这会人都死了,孟继宗也没牵连孟家媳妇和出嫁女,大家更不会为了死人伸冤。

尤其是半月后,从扶桑回来的第一艘大船回会稽时,更引起了朝堂的大震动,那艘大船装了满满的一大船白银!郑玄派去会稽官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扶桑真有金山银山!

因京城和江南水路不甚通畅,这些白银运回京城的速度颇慢,众人翘首盼了好几个月,一船舱白银才姗姗运到京城,白银运至京城时,整个京城百姓都出来看热闹,这热闹程度无异于一次盛典!

海运是郑玄在王珞的竭力怂恿下推行的,当初朝臣兴趣都不大,因此大魏海运的股份皇家占了大半,这次白银运回来,大部分也送到了郑玄的私库,只有小部分才进了国库。

户部尚书看着圣人大摇大摆的分走这么多白银,伤心的老泪纵横,深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反对?要是自己不反对,海运都由户部出资,这次白银就全归国库了。

别说官员和京城百姓们震惊从扶桑运回来的白银,就是郑玄都愣了好一会,他对妻子的话深信不疑,但想象跟亲眼所见还是两码事,正常人看到银山时都会心跳失控的。

手中有了这么多白银,郑玄也有底气了,他再一次提出要开通南北运河,这一次他的提议很顺利的通过了,几乎没人反对。第一是国库和内库都有钱了,大家也有底气了。

第二也是太子这些年镇守江南,大力开发江南,江南目前的每年粮食产量已超过别处,俨然成为大魏的粮仓。众所周知,粮食只有靠水运才能运来,如果走陆路,等运粮的人到达京城,粮食也差不多吃完了。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开通运河才能解决南北交流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