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仍在继续,六月一过,夏日步伐似乎开始远去,凉意渐盛,已经很少有那种稍微一动,便汗流浃背的情形。

稻田的绿油油稻苗在农民的细心呵护下长高,结出稻穗。赵静婉上回见到时还是葱绿一片,此时已经变成金黄色,恰似金子落满地。

又到了一年抢收的时节,赵晋元也没有再出去卖竹扇子,而是一心和赵老爹在侍弄农田,做不过三两日。

抢收的时候基本上是全家出动,不过今年因着赵静婉有了身子,赵母也不敢再喊她去帮忙,而是自己在家煮饭菜,亲自送到农田。

赵晋升也变得更忙起来,他现在除了要接送小胖墩上下学堂,看自己的杂货铺,还得时不时去县城城门处巡视。

赵静婉先前的那家铺子,砻磨再次在秋收过后忙了起来。还是叫上上一年的王二牛和黄大武来帮忙,每个月的月例提高了二十文。他俩可高兴了,连连承诺道会好好守好铺子的。

毕竟农忙时在家侍弄农田,农闲时上县城干活,月例还这么多的活可不好,他们很是满足。

砻磨也和去年一样,铺子门前陆续排满人。

倒是赵晋升又见到了一回县太爷,他笑道:“这秋收过后,咱大庆的砻磨也在各地开始用起来,这大大减轻了各地农民的劳作,可真是大功一件。”

当然,这事是由他的主家苏家在操持,各地农民百姓记住的都是苏家的功劳,是苏家人研制出这砻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苏守业因此也在上头的人那刷了一回存在感。

听了他这番话,赵晋升还能说些什么呢?他只能恭敬奉承道:“是圣上英明,县太爷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