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第 621 章

他决定跟萧爱卿好好说清楚四皇子的狼子野心,告诉她四皇子想拉太子下马,想让皇太孙将来无法成为太子天子,甚至无法活下去。

皇太孙是将军府的外孙,萧将军看了他的解释应该能谅解的。

他这封迷信还没有发出去呢,许尚书一派又在朝堂上放出一个惊雷!

奉太子之命暗算杀掉将军府二公子的一个证人找到了!

被皇帝抬举,以为此事已经过去了的太子听到这话,惊呆了,但很快厉声道:“荒谬!孤未曾杀害将军府二公子,何来证人一说?”

证人是有的,可是第二日就被他命人诛杀了,怎么可能还活着?

虽然,他没有亲眼看见过尸体,可是杀掉证人的三个人都表示已经将人击杀,怎么可能会有变故。

一定是许尚书和老四他们抓不到他的鞭子,故意设置这一出,让他自乱阵脚的!

再不济,还有王丞相的安排呢。

太子想到这里,看了一眼王丞相。

朱大人道:“到底是不是,太子见一见人证不就知道了么?”说完再次恳请皇帝允许宣人证上来。

皇帝沉着脸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太子。

见太子的俊脸上只有愤怒,没有半点心虚,心中不由得怀疑起来。

难不成,当真是老四丧心病狂诬陷太子?

由于出过意外,所以这次护送证人的有十几个,就是一样装束和打扮的证人,也有四个,还都带着面纱。

护送的人多,很不好动手,而相同打扮的证人有四个,也不好确定目标。

于是,没有人敢冒险出手,四个证人被平安带到了金銮殿上。

皇帝看着四个证人,沉下俊脸,看向朱大人。

朱大人简单解释这是为了保证人的性命才特地安排的,便让证人揭开脸上的面纱。首发

第三个证人揭开面纱,目光含恨地看向太子,厉声问道:“三皇子殿下,你可还记得我?你是不是以为我已经死了?”说到这里哈哈笑起来,笑声带着无尽的悲愤和嘲讽,

“我忘了,你已经不是三皇子了,你命人杀死将军府二公子和四公子,不仅不增援还送了错误情报给两位萧将军,以至于将军府满门忠烈男儿几乎死尽,自己却靠着将军府成了太子,着实讽刺,着实好笑啊!”

太子看到这面容落魄的男子,身上的血液几乎凝固了,身体也僵住了,若非仅有的理智控制着,他的牙齿几乎要打架,身体也几乎撑不住软倒在地上。

费了好大劲,他才压下心中的恐惧,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何三,你在说什么?你受何人指使这般害我?当年你也是我忠心耿耿的手下,为何背主?”

此人的确是何三,当年是他身边的人,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所以他不能装作不认识何三。

但杀害萧遥的兄长、故意害死萧遥父亲和二叔这些,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何三厉声骂道:“背主?你这样狼心狗肺的人,不配当我的主人。我和二哥几个受你指使,昧着良心埋伏击杀将军府萧参将,却不想回头就被你杀掉灭口!我还活着,就是为了指证你,让世人知道,你有多恶毒!”

太子再次大声否认,并指出肯定有什么误会。

何三则口口声声说没有误会,他说的,都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许尚书一派马上抓住人证物证俱在这一点,要求皇帝废太子:

“将军府几代人镇守北边,萧城将军兄弟俩,更是从少年时就戍守北边,保卫大兴朝多年,太子却为了一己之私,害死萧城将军这等忠义猛将,又致使六万大军殒命,后更是导致远城永城失守,老百姓流离失所,痛失至亲,此等不忠不义之徒,没有资格做太子,恳请皇上废太子,以告慰将军府以及北边百姓的英灵!”

太子额头上冷汗涔涔,他不住地喊冤枉,眼角余光下意识地看向王丞相。

王丞相没有说话,认证物证俱在,就算他站出来,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不宜暴露在皇帝跟前,而是应该继续隐藏□□羽这个身份再徐徐图之。

不过在许尚书一派即将取得胜利之际,他缓缓开口:“若太子当真做下如此丧心病狂之事,臣附议许尚书的提议。”又一脸的感激和佩服地向许尚书拱拱手,

“幸而许尚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找到人证,不然皇上和百官,只怕还要被蒙在鼓里呢。”

太子听到开头那一句,以为王丞相要抛弃自己,心中是万分绝望的,但听到后面,马上明白,王丞相这是以退为进,让皇帝顾忌许尚书和老四。

老四和许尚书能找出那些人,可见势力有多大财力又有多少,父皇愿意除掉他之后,让老四一派独大吗?

父皇已经不年轻了,他怎么能允许没有对手且有庞大支持者的壮年儿子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老大、老二和老五都是废物,根本扶不起来对抗老四,只有他可以!

许尚书看了王丞相一眼,知道他这么说的目的,当下说道:“禀皇上,非是臣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找到何三,而是太子残暴恶毒,天下百姓和书生对此事尤为愤怒,到处传唱此事,才让何三听到此事知道复仇有望,主动找来。”

王丞相悠悠然感叹道:“能让天下百姓和书生到处传唱此事,可见许尚书手段了得。”

许尚书听了,恨不得扑过去啃了王丞相。

这老家伙,太阴险了。

皇帝脸上神色闪烁不定,半晌才下达旨意——先将太子拘禁于东宫院内,待查明真相之后,若此事的确为太子所谓,再行废太子。

礼部尚书和勤国公等没有说话,按理说,认证物证俱在,算是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即刻就可以废太子。

可皇太孙是将军府的外孙,他们并不知道将军府怎么处理此事,此时便不好贸然开口了。

四皇子一派很清楚,皇帝还不肯废太子,是因为不肯让四皇子上位,而是打算留着三皇子掣肘四皇子,不过他们知道,将军府还没出手呢,等将军府出手之后,他们再舞就是,因此没有再说什么。

皇帝回去,在御书房里坐了大半天。

若太子倒下了,老大老二和老五,哪个能扶起来跟老四抖呢?

老大和老二不仅两次南逃,还异常愚钝,手下支持者也不多,即使他要抬举老大老二,只怕也没有官员肯支持他们——肉眼可见的,就算支持,也绝不会有结果的,谁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啊?

至于老五,倒是有些军功,可是被北戎俘虏过,还在北戎攻城时喊话让守城将领开门投降,单这一点,就没资格被他扶持对抗老四了——只怕他一露出这么个意思,百官和百姓首先就骂他。

太孙——太孙太小了,也不知能不能平安长大,支持太孙的人绝对不会多。

再者,若太子倒了,他去世后,直接由太孙即位,那么,以将军府如今的威势,说不得会控制住年幼的太孙,亲自掌握政权——这实在太糟心了,还不如让其他愚钝的儿子上位呢。

最后就是老三了,老三迫害将军府满门男丁,本来也没有资格做太子做皇子的,可是他娶的是苦主萧城的二女儿啊,而且这姑娘生下了皇太孙。

有了这层血脉关系在,若将军府愿意息事宁人,再跟他一起粉饰太平,说皇太子受人蒙蔽,将军府不在意,只找蒙蔽欺骗太子的人算账,天下人还能说什么?还能揪着太子不放吗?

不能!

人家苦主将军府都不在意,都说不是这么回事了,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说话?

皇帝又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便起身,将原先写给萧遥的密信烧掉了,重新写了一封。

这次,他将事情原委说了,又说出自己的打算:若太子当真做过,那他一定会废太子,但他很满意太孙,不想太孙因为有个被判处死刑或者变成庶人的爹而无法顺利继位,所以不会杀太子或将太子处死。

为了安抚好萧遥,他在密信末尾又一再表示他会留下圣旨,要求传位给皇太孙,绝对能保证将军府的权势的。

写完密信,皇帝重新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任何问题,便命人传去给萧遥。

他不杀太子,是为了太孙,而太孙是将军府的外孙,身上流着将军府的血液,萧将军应该能谅解他这么做的苦心吧?

萧遥收到皇帝的密信,俏脸沉下来。

只是废太子,不想让太孙有个被处死或者变成庶人的爹,岂不是说,就算废掉太子,也会给太子封王?

到时皇太孙即位,再由被封王的太子摄政?

这和让太子直接登基摄政有何不同?

萧遥不同意,马上回信。

在信中,她先是点出孝道的重要性,随后阐述了身为儿女渴望为父凶报仇多么孝义的行为,又论证父兄对子女有多大的恩情,若不为父报仇,有多猪狗不如,最后恳切表示自己要为父报仇,请皇帝成全。

最后,她写出希望皇帝成全的内容: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及皇帝大公无私为由,诛杀太子,立下圣旨下一任皇帝为皇太孙!

海甫哲杀原主父兄,她覆灭海甫哲的国家,杀海甫哲的父母兄弟报仇,三皇子做的和海甫哲并没有什么不同,她看在皇帝对她的知遇之恩上,只杀三皇子一个,不损害大兴朝的江山,不杀害三皇子的父母兄弟,自问并不过分。

命人将密信送出去之后,萧遥又命人传讯给京中的细作,密切注意着一切动静。

做完这些,李公子快步走了进来:“以我们的速度,白羊城还没攻破,是不是有些慢了?”

萧遥点点头:“的确有些慢了,不过我们已经有策略了,很快能攻破白羊城。”攻破了白羊城,就剩下海原国的国都了,再攻破国都,海原国就将覆灭。

李公子大喜:“如此甚好。海原国覆灭之后,大兴朝的北边,再无威胁。而且这广袤的北边草原太适合养马了,只要有足够的骏马,我们大兴朝的战斗力一定能提升几个档次。”

前些年大兴朝北军纵使有萧城兄弟俩为将,为什么也只能镇守?

就是因为没有地方养马啊!

没有好马,骑兵就不够出众,骑兵不行,战斗力自然差几个档次了,更不要说,北军面对的北戎和海原国都拥有最顶级的好马,机动性极强,打起来,大兴朝北军根本追不上。

萧遥含笑点点头:“只要我们守得住这片土地,以后养马就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