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借你吉言。”谭盛礼客气道。

谭盛礼在,张县令自是要吹嘘他的学识,便以离别为题请在场的人作诗,提前为谭盛礼送行了,几个少年刚过县试,诗词甚是普通,张县令看过后,鼓励他们多花心思在诗词上,近几年绵州考中进士的太少了,就是诗词方面吃了大亏。

没多久,张县令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说有两家想购置田产,其中卢家愿意每亩多出五十文银钱,谭盛礼问了下两家的情况,以及当家人的品行,谭家的田地目前租给村里人种着,品行不好容易起冲突,谭盛礼不愿意看到那样的事情,钱少点没关系,为人和善更为重要。

管家道,“那城东卢家更合适,卢老爷信佛,踩死只蚂蚁都要吃斋念佛半月,想来不会欺压百姓。”

偏听则暗,谭盛礼还得再打听打听,稍有不慎,整个村里都被搅得乌烟瘴气的,张县令觉得他说得有理,谭盛礼走科举,名声是很重要的,村里出点事,谭盛礼也会受影响,“我再差人问问,关系到谭家名声,不能马虎大意了。”

谭盛礼心存感激,去牢里讲课时顺嘴问狱卒了不了解城东卢家和叶家,黄狱卒哼,“谭老爷,你问对人了,县里的事就没我们不清楚的,卢家是卖药材起家的,卢老爷信奉修仙炼丹,这些年深居简出不怎么出门,卢家的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了,叶家是开茶楼的,叶老爷做过跑堂,心思活络,做生意很有一手……”

谭盛礼又去问别人,说法和黄狱卒差不多,谭盛礼心里有了数。

把田地卖给了叶家。

商人重利,叶老爷摸爬滚打多年,懂得审时度势,只要他们在考科举,他就不敢乱来,卢家好归好,但卢老爷偏执,到时候闹出什么事得不偿失,稳妥起见,叶家更合适。

而且叶家答应他,十年内不将田地转手卖给他人,租子按照往年的来,不增租,有张县令牵线,很快就过了田契,过完田契,谭盛礼才把消息透出去,顺便问问村里人谁要买,还能再卖几亩,不过仅限惠明村的人,外村人不卖。

等把田地的事情忙完,也到谭振业归家的日子了。

第25章

天不亮谭振兴和谭振学就起了,那会晨雾朦胧,视野模糊,兄弟两提着灯笼直奔山里砍柴。

山里冷飕飕的,阴气重,谭振兴揪着谭振学衣服,怕得瑟瑟发抖,谭振学走在前边照明,晃到枯木便错开身给谭振兴施展腿脚的空间,几下后,谭振兴暖和起来,又换谭振学,环境清幽,除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就剩下兄弟两的呐喊打气声。

天际泛白时,地上的柴火已堆成小山丘了,他们又寻了遍附近,驾轻就熟地开始捆柴,挑着回家,动作熟练利落,挑着就往山下走,片刻不敢耽误。

即使没有谭盛礼监督,他们也能踏踏实实地做事,好比今天,其实用不着进山砍柴的,天亮要去县衙接谭振业,进山根本来不及,两人之所以坚持,是想为家里做点事,最开始谭盛礼要他们砍柴,两人只当谭盛礼看不惯他们懒散故意惩罚他们,但这几个月以来,先是将衣服拿去死当,然后砍柴卖,再然后卖田地,两人再愚钝也该察觉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