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页

从学霸开始 敢为 1152 字 2022-11-13

唐觉晓作为国际主义志士,肯定又会回来帮助非洲朋友们,就像现在来教他们养鸡。

整个逻辑感觉都是有问题的,但偏偏又找不出问题在哪……

上游天然控制下游,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就算小黑哥们明白了这些,至少百年内他们是没办法的,而且他们要不这么干,情况会更糟糕。

中华文明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现在各行业一个个领头人物会意识到该怎么做,而唐觉晓想做一些领头人的领头人,就像当初的李佳诚。

……

第980章 过犹不及

2015年4月初,唐觉晓飞回国,主持清明祭祖。

哪怕再桀骜不驯,过年、清明、中秋、重阳等等一些传统节日,唐觉晓都是不敢大意的。

唐家根基在此,都是祖祖辈辈们这么努力生活,打造出来的物质条件,而他现在也不过是重复旧事,为子孙打造未来罢了……谁又不是呢?连他自己都是。

唐觉晓和人讨论上一代人,有些人经商小有积蓄,到了物质富裕的年代,开始享受了,招聘新人觉得大学毕业就好,是不是名校无所谓,他们的儿子继任后靠个人关系拉了几个强人帮忙,但面对父辈们开始放松、享受,却无能为力,有时候恨不得家业就此散了,自己拿一笔钱创业还轻松,总好过被这群猪队友拖累……

但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父母赚到的钱并不多,也就够孩子读书,然后辛苦攒钱,或是给孩子在城里置办房子,或是在村里盖套小楼,一辈子从没为自己活过。

中华文明的继任者,大多数人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

清明时节,唐觉晓主持仪式,族人上山祭拜先祖。

两广人生活不易,大家平地都很少,有点地就拿来种东西了,住宅只能建在山脚下,万一大雨来临,山体滑坡,人力哪能抗拒天灾?

于是就有风水先生出现,知道哪里可以盖住房,哪里适合造梯田,哪里可以修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