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页

从学霸开始 敢为 1373 字 2022-11-13

但这一定会是个趋势。

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进项目,比如某个村,甚至某个县附近的村落,几乎所有年轻人都跑外地打工去了,那么可以通过签订各种协议,把80的地租出来,让农业研究者种地。

现在的农业研究者就非常强,有些品种的黄瓜通过科学种植,亩产破6万斤,这什么概念?超过6万根,超市售价能破10万。

现在种地的情况,农民不赚钱,买菜的人也觉得贵,那利润到底在谁手里?很多人总结了一遍,矛头直指官府。

其实也没错……

但唐觉晓可以设计出了一套方案,让这些钱更集中的在某个级别的官府手里。

到时候爆产平价,买菜的人都会受益。

官府一定增收,增加农民补贴,反正现在务农也赚不到钱,还会亏。

陈桐经营信息分发许多年,是盛唐经验最老道的信息高手,唐觉晓方案一写出来,第一个就拿给他看。

老陈拿着薄薄的一叠纸,内心却前所未有的沉重……

“唐总,你这玩意儿太可怕了,你现在拿去粉碎了,我当没看到过,你也不要和人再说。”

“连我都想到了,我不信13亿人没人想到全套思路,搞不好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做了,但没龙头级入局。现在我一开始就定下标准,成为制定规则的龙头,才可能让世界变成我所想的样子。这得官府主导,虽然官府里饭桶挺多的,但要是给私企先入为主,法律又没跟上来……后果不敢想象。”

陈桐眉头紧锁:“首先第一个问题,我假设大白菜地里出土的价格一斤2分钱,最终卖价一斤2块钱,这看着是100倍的利润,实际上经手的人太多,没谁真正赚大钱。要是唐总你这套推行……中间很多人怕是要失业。”

唐觉晓说:“我认为旧有经济结构快行不通了,行业会重新洗牌。这些年官府全力推房地产,做地产经济,别看这房价被所有人骂,中国经济还真是被房地产带起来的。眼下和美国摩擦日益加剧,欧美很可能重启冷战,我认为加大‘内需’的时刻到了。‘地产经济’眼看着要做不下去了,不如试试‘工业种地’。只要启动工业种地项目,生产温室大棚材料、运输材料、科学种地、采集农产品、智能分配、运输农产品……都会缺人,一些人可以转行。和房地产不同的是,这是出口型产业,先出口农产品20年,再出口技术20年,接下来40年就稳了。改革是一直在进行的,不会停止。”

陈桐又问:“老一辈的农民怎么办?”

唐觉晓笑道:“你也知道不问新一代的啊,因为新一代几乎就没有……老一辈辛辛苦苦几十年,让他们休息吧。只要爆产够猛,大家随便吃,他们到时候会是消费者,拿补贴买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