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页

从学霸开始 敢为 966 字 2022-11-13

答案是可以,只要找到足够人口的,相当于那会儿的中国就行,这就是一带一路。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别的,自身可以缓解压力,和中国交好的国家也会受益,这是双赢。

至于几十年后一些国家发现“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科技都不知道进步到哪里去了,甚至可能没有打工这说法了……

官府大方向想干什么,唐觉晓不会去看,敏感项目听到了自动失聪,他现在开始把国内同行、其它国家同行全当竞争者,目的是提升盛唐涉及的产业级别。

比如盛唐做工厂,做同样的东西,盛唐用的排污系统是最好的,别的胡乱排污,盛唐这是被劣币逐良币了,唐觉晓就可能盯着工厂排污和环境污染骂。

如果确实是不用劣质东西,行业就干不下去,唐觉晓就可能带头呼吁官府降税。甚至他不是单独一个人,他可能是一群人的代表。

一心红化,国强则人强。

千千万万的人强了,才代表国强。

让老王开车送去之前约了人的饭店,唐觉晓和石埠农场的人聊了一会儿,要做牛奶,他得大致的了解一下行情……

接着是和身在美国的冯娇通电话,微博上市后她没有回国,继续在美国帮唐觉晓布置。

“做牛奶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蛋白饲料来源不足,当初国内牛奶行业想到了一个‘歪门邪道’,他们没考虑到婴儿的内脏没有成年人这么好。现在想想,某个品牌是做得最过分的,不代表别的就没事。”冯娇在电话里说。

老王在一旁听到了,忍不住说:“当初还指望着奶业会有所改善,结果他们并没有加强自身,反而特么的把标准线降低了……”

唐觉晓转头:“你懂牛奶?”

“略懂,毕竟也是准备要孩子了,研究了一下。”酒店包厢里,老王看向窗外,“现在新闻里全是明星八卦,不知道有没有人惦记着当初那些孩子。”

牛奶很不好做,主要原因就是蛋白质变不出来。

哪怕是海鲜这种价格相对较高的产品,运进内陆地区难度也极大,把牧草运回国也只能满足沿海城市,因为运输线是半卖半送,但运进内地城市就不同了。

唐觉晓盯上了大豆,大豆蛋白只要可以部分的代替牧草蛋白,越大部分越好,这事就有得做,但具体还是要找到这方面的研究者,盛唐可以化身全国奶业的数字化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