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页

“陛下为了自己,为了太后,为了小董侯,必须要诛杀大将军,而我们做为臣子的,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帮助陛下铲除国贼,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坚持让小史侯继承皇统,将来陛下不在了,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宗族怎么办?陛下诛杀了何进,皇后就要受到牵连,以陛下对她的仇视皇后必然不能幸存,而皇后的九族也就跟着灰飞烟灭了。你们想想,小史侯继承大统之后,岂能放过我们?”

袁隗一一手指崔烈、张温、杨彪、朱俊等人,冷笑道:“他会放过你们?”

崔烈非常坚决地摇头道:“废嫡立庶,此乃是违背律法,违背祖制,违背忠义的大事,我等即使九族皆灭,也不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事不可为之。”

袁隗望望沉思不语的诸人,又看看情绪激动的崔烈,猛然掀眉吼道:“大汉国都没了,哪里还有律法?还有祖制?还有忠义?大汉国没了,我们就连祖宗都没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不答应,如果我们都死了,大汉国还有什么人?难道你希望奸阉外戚专政?希望粗鄙武夫治国?希望我大汉国生灵涂炭,万里江山毁于旦夕之间?”

卢植急忙劝道:“老大人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其实关键不是将来,而是现在。如果我们不答应陛下废嫡立庶,陛下定会命令镇北将军挥军南下,以武力弹压我们,逼迫我们答应。李弘一旦入朝辅政,极有可能演变成重臣祸国之害。历史上,重臣祸国之害不胜枚举,尤胜奸阉外戚之乱。所以,为了大汉国的万世千秋,我们必须要答应陛下废嫡立庶,即使这违背了律法违背了祖制违背了忠义,我们也要义无反顾。”

崔烈双眉紧锁,心中十分矛盾。

袁隗稍微平静了一下情绪,对崔烈说道:“这事目前还轮不到我们去对陛下说,所以你也无须立即做出决断,将来,你看形势如何发展再说,如果实在不能接受,你就回老家养老,眼不见为干净。”

张温小声问道:“你推荐马日磾出任太尉,难道早就有这个意思?”

袁隗点点头,说道:“如果不是黄河决堤引发七郡国水灾,何来今天这么多麻烦?北疆大战必须起要继续下去,镇北将军的兵马必须要在战场上,等到西园军初具实力了,此事就要做个了解。为了让北疆大战继续下去,只好让马日磾和陛下谈谈条件了。”

“陛下会把钱从万金堂拿出来充当军资?”杨彪满脸的怀疑。

袁隗笑笑,指着杨彪说道:“你那个儿子杨修是你的希望所在,如果杨修有什么事,你愿不愿意倾尽家财?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这么努力辛苦干什么?还不都是为了儿女?陛下也是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好父亲,陛下为了小董侯,不惜一切代价把一个鲜卑人的奴隶从斥候变成了镇北将军,难道陛下不知道手握二十万雄兵的李弘对大汉国有什么威胁吗?陛下清楚得很,但为了儿子,为了心爱的儿子可以继承大统,陛下宁愿冒这个险。所以,不要说向陛下赊借一百亿钱,就是恳请陛下捐助一百亿钱陛下都会答应的。”

“诸位要知道,只要我们答应支持陛下废嫡立庶,陛下就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了,陛下只要等着大将军主动出击就行了。”

“但马日磾会答应吗?”张温疑惑地问道。

“他肯定不会答应。”袁隗笑道,“他马上就要来,我们一起劝劝他。此事事关大汉社稷,他不答应也得答应。”

※※※

大将军府。

朝议上,司空丁宫坚持北疆大战,而大将军何进既不表示支持也表示不反对,两人配合得很默契,但在大将军府内,对是否支持北疆大战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大将军府长史王谦,从事中郎王允、荀攸,主薄陈琳,客卿荀爽等人都是非常坚定的反对派。北疆大战损耗之大,对大汉国是一种野蛮的摧残,此战无论胜负,大战之后的大汉国都将一蹶不振。将来大皇子继承了大统,接管了这个破败不堪的国家,治理起来的难度相当大,没有十年很难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