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时代之变,未来之说

长生可否 江天寥廓 1173 字 2022-11-12

“而太祖则是教导着百姓,如同一个老父亲一样,望子成龙。”

“这是属于大明的道路。”

“往后再过五百年,也是这个道路,它的理论和制度远远未到完善的时候,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而秦制……已经看到头了。”

“相比于需要始皇帝不能犯错,我更倾向于需要更多的百姓觉醒努力。”

“这两者的差别。”

“正如科举与功爵制的差别一样。”

张执象拒绝了,他没有否定墨教的可行性,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至于墨教能不能复活始皇,始皇在拥有生肖符印这种神器的情况下能不能达成理想,那些都不需要辩论。

张执象的拒绝让钜子闭上了眼睛,好像在吹着海风。

过了一会,他才点了点头,问道:“以人为本,天下为公,配合这八个字,你们打算制定一套什么样的制度体系?”

“心安。”

“什么?”

“吾心安处即吾乡,了解秦制以后,便发现秦制很完美,但完美的东西必然有着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心安。耿橘说的不错,举国上下,皆不安宁。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大秦这张弓拉得太满了,会崩断的。”

人心,就是弓弦。

张执象比钜子多看了五百年历史,看过后世的黄金时代,更加深刻的见识过一次“拉弓如满月”,这张弓,秦始皇拉断了,后世也断过。

想要把弓拉得更满,想要射出威力更大的箭,那就需要弓弦有更好的韧性。

而这韧性,由人心决定。

你得需要温养弓弦,让它不断变得坚韧,更需要学会控弓,一张一弛方为道,张弛之间,又要确保弓在手中,由自己控制……

钜子却还是问:“何为心安?”

张执象答:“时代的变化,想必钜子已经看到了。秦时一家治田百亩,如今大明人均二三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田的能力反而变弱了吗?不是的。”

“是伴随着农具的提升,伴随着沤肥等技术的进步,伴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

“在精耕细作之下,粮食产量越来越多,可以养育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天下的田亩就只有那么多,不论怎么开荒,都是有一个极限的,人总不能打破自然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