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页

至于德奥在法律上正式合并,还要等到四月份希特勒安排的“全民公决”之后。而那次公决投“赞成”票的比例之高,已经完全超出了常识。竟然有99以上的票是“赞成”。而按照当时很多国际观察家、学者的估计,如果公正投票的话,赞成和反对的票数估计会相当。因为奥地利人固然希望日耳曼民族统一,但是主要的统一呼声都在1933年之前。之后希特勒上台,德国纳粹化,奥地利人和德国统一的热情骤减。只要头脑清醒的奥地利人,都明白和一个纳粹德国“统一”,意味着什么。

……

对于德奥这一系列剧变,对全世界是一连串的震惊。周围的几个欧洲大国,有的厌恶,有的恐惧,有的无所谓,就是没有一个出手干预的。法国当时正在大选,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也只是让驻德大使递交了英王政府的“严重抗议”。除此之外,也就没什么了。

而大明帝国,这时候又纠结了。大明是早就想把德国甩掉了,一直在等机会。眼下德国为了阻止奥地利公投,悍然出兵占领奥地利,这简直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好机会。而且英国谴责了,大明正好跟在后面谴责一下,正式表示和德国疏远。因为大明外交部的声明只是说尊重“奥地利人民自己的选择”,没说尊重“希特勒替奥地利人民做的选择”。

当然,内阁大臣们也都知道,这么干的确有点突兀了,难免会给人一种“明国蓄谋已久、就等今天”的感觉。好像前一分钟大明还是德国的亲密伙伴,后一分钟就翻脸不认人了。但是,大臣们担心的是,这次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错过了的话,下次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德国正在一天天的“自绝于世界”,大明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成为国际领导者(至少是之一)的话,和德国这样的国家划清界限,这一步是必须走的。

这时候,向小强又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他建议沈荣轩不用急,这次不妨先缓缓。我们毕竟刚刚表示支持“德奥合并”,虽然话不是直接这么说的,但也是这个意思。现在转脸就谴责德国,确实太过分了。要想跟德国疏远、甩掉德国,今后机会有的是。

向小强拍胸脯打包票说,德国绝不会得了奥地利,今后就满足的做个乖孩子的。“问题儿童”终究是“问题儿童”,而且“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对外,希特勒的扩张野心绝不会止步于奥地利。希特勒不是说过吗?他“不会坐视兄弟民族遭受折磨”。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凡是日耳曼人聚集区,我全要。那么除了奥地利,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也是日耳曼人地区。希特勒下一步绝对要对捷克斯洛伐克开刀。那时候和德国划清界限也不迟。

对内,德国队犹太人的迫害肯定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严重到别国足以用来和它决裂。

向小强知道要不了多久,就在11月份,著名的“水晶之夜”会爆发,对犹太人的围捕和屠杀正式拉开序幕。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会因为这件事和德国断交。大明可以名正言顺地加入其中,抛弃德国,摇身一变,彻底成为一个“正义、善良的主流国家”。

第174章 求婚

既然已经确定了和德国决裂,那么一系列准备就开始进行了。东厂和人民卫队都把先前侦缉到的德国间谍列出名单。大部分间谍都是德国情报机构在大明境内发展、招募的,少部分是从德国直接派过来的。因为两国之前关系很好,所以即使发现了德国间谍,也很少逮捕,仅仅是采取被动措施:开除、调往不重要的岗位、监视,等等。现在这些人将在几个月内陆续逮捕,作为两国疏远的信号。

按照向小强的打算,最迟是在11月份“水晶之夜”和德国决裂。再没有什么比这更恰当、更“政治正确”的理由了。而且这也是大势所趋。水晶之夜之后,好些国家都召回了驻德大使,包括美国。向小强这几天泡在宫里,跟朱佑榕和郑玉璁好生相处了一阵子。一来是和自己这最后两个未婚妻加深感情,二来也是跟朱佑榕分析今后大明的战略安排。

最近向小强把主要精力更多扑在了军事上,对苏、对日,陆战、海战……不但和朱佑榕接触的少了,而且还让沈荣轩在朱佑榕面前扩大了很多影响力。比如上次的库页岛问题,究竟是应该速战速决还是拖延等待,就在决议不下的时候,朱佑榕打电话来直接干涉,而且分析得相当有水平。名义上是朱佑榕的意见,但很多人都看出,这其实是沈荣轩对陛下施加的影响。

现在,向小强打算逐步夺回自己对朱佑榕的影响力。凭着自己对二战前后世界历史的了解,完全可以凭着“先知先觉”、“料事如神”的本事,把朱佑榕重新“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