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十七、约内所指华民罚款及船货入官,皆应归奥国收办。

十八、中华船只欲进各口,听其雇觅引水之人;完清税务之后,亦可雇觅引水之人,带其出口。

十九、中华师船,别无他意,或因捕盗驶入通商各口,一切买取食物、甜水,修理船只,地方官妥为照料,船上水师各官与奥国官员平行相待。

二十、奥国承认中华在埃及公国一切权益。

二十一、赔偿中华商民损失及军费白银共800万两。”

朝堂之上黄宗羲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朗声念出了从阿巴斯传来的谈判结果。这是女皇回京之后召开的第一例会,到场的不仅有内阁各部大臣,还有来自商会与印度洋殖民地的议员代表,几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者才有的得意笑容。

“陛下,以上条款就龚大人与奥使谈判的结果,敬请陛下圣裁。”黄宗羲言毕恭敬地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龙椅上的孙露。

“准奏。”孙露点头应道。

“陛下圣明。”黄宗羲微微欠身接着又进言道:“如今条约既已达成,双方须在一日之内正式签字,但目前签字地点还尚未决定,臣等以为我朝既是战胜国,就理应让奥派使节来南京签字。”

“黄首相言之有理,臣附议。”出列附和的是海军元帅李海。此次帝国舰队横扫印度洋,几乎全歼奥英联军。拥有如此骄人的战绩,作为海军尚书李海当然是希望能有机会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好好显摆显摆,于是他跟着就进言道:“陛下,明年即为我朝召开国会之年,届时奥使来降,不仅能壮我中华声威,还能让百姓分享帝国的重点征战四海的荣誉。”

然而听李海这么一说孙露却微微蹙了蹙眉,转过头向黄宗羲问道:“黄卿,奥斯曼那边对签字仪式的地点有什么要求吗?他们可曾表达过要投降?”

“回陛下,奥斯曼希望能经互相尊重的方式来签定一份双方接受的和约。”黄宗羲转述了来自奥斯曼方面的要求。不过在他看来奥斯曼的这一要求并不过份。倘若奥使来中国,身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朝当然会以隆重而又周全的礼仪接待他们。因此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不受尊重,只是不过那些礼仪说到底并非是为奥使准备的,而是为了向中华百姓向来朝的各藩属国显示天朝泱泱气度的。

然而坐在对面的弘武女皇显然对这种官面文章不感兴趣,此刻她更在乎的是臣子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想到这里她当即神色一凝严肃地反问道:“这么说奥斯曼并没有投降的意思?”

“这……”给女皇这么一问黄宗羲先是楞了一下,但当他明白女皇的意思后,随即不敢隐瞒地老实禀告道:“确实可以这么说,陛下。”

“什么!奥斯曼人不肯投降!”李海一听奥斯曼方面竟是这种态度,当即愤然道:“既然奥人不肯服输,咱们就打得他心服口服。陛下,臣恳请您允许臣带舰队前往印度洋兴师问罪!”

面对李海的慷慨请战,同样面子至上的文臣武将自然是各个群情激愤叫嚣着要给奥斯曼人教训,可一旁来自殖民地的议员代表却面露犹豫沉默不语,这两种鲜明的反差自然尽落于孙露的眼底,而她对此却一点都不觉得诧异。向来注重面子的中原百官或许可以不要赔偿、不要通商、不要什么条约,但绝对不能没有面子,可对商会的商人来说什么“面子”都是假的,能抓在手里的权益才是实打实的。之前印度洋上历时近两年的战火与封锁已经让他们损失了大笔财富,倘若继续这么打下去损失只会越来越大。就商人而言他们不怕战争,即讨厌没有赚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