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他倒是手巧,什么白菜灯葫芦灯、娃娃灯、双鱼灯的用软竹条糊了十几只出来,小包子跟着忙前忙后的递刷子递浆糊,说起来这也是小家伙第一次正式过元宵节呢。

不管是前世还是将军府,她也都是煮碗汤圆吃就算过节了,做这行的平常吃饭的点都跟常人不同,逢年过节了更是忙得团团转,连带着小包子都没挑过花灯看过灯会,与他爹一起做花灯更是从来没有过的。

听着儿子在院里笑的开心,粟梅不禁庆幸自己穿来了,手上加把劲把面团揉好后,白母过来捏了捏道,“这揉的刚刚好,太软了啊做不成,来坐好,娘来教你怎么捏面灯。”

粟梅点点头,她没做过这东西,只看着娘亲揪了个面团将它捏成小碗一样,中间留个窝窝,等蒸熟之后可以放香油进去,再用麦秸秆缠上棉花做灯芯。

这样类似碗状的面灯要捏十二个,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精致的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粟梅瞧了两遍就学会了,捏出来的还更精巧可爱些。

白母瞧着一喜,“我就知道你是个能耐的,今年咱家的灯蒸出来肯定最俊。”

“娘就喜欢夸我。”粟梅笑着瞧她,又揪了一小块面团问道,“是不是还要做龙灯啊?”

龙灯她倒是会做,就是把面搓成长条,再盘成龙的形状,用剪刀在龙身上左右对称地剪出类似鳞片的花纹,最后取两颗小豆子做眼睛,看着很形象,就是显得有些憨态可掬。

等她做好两个龙灯出来,白母给龙嘴里各含上一枚铜钱,笑道,“这就是咱家的钱龙了,待会你那钱箱子上也放一个,今年指定发大财。”

“哎好。”她就喜欢发大财,边又喜滋滋的做了几个出来,龙嘴里含粮食的叫粮龙,放在粮仓上寓意着丰收之年;嘴巴里含着红纸的则放在水缸上代表风调雨顺。

最后又捏了几个她拿手的小动物面灯,粟梅拍拍手,满意道,“看着还不错,我去喊包子过来瞧瞧。”

“等会,人家孩子都有的勺子灯,娘也给咱们锦安捏一个。”白母就这一个孙子,之前是没机会,眼下在身边了自是疼爱的紧,有了那么多小动物面灯还不够,又捏了一只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用花椒粒做的眼睛滴溜溜的,看着都喜人。

正巧小包子跑进来,兴冲冲的对着粟梅就喊,“娘你快来看,我爹给你做了一个好大的花灯,说是天女下凡,可好看了。”

白母忍不住调侃了句,“呦,女婿这是变着法子夸你呢。”

粟梅有些不信他竟有这门手艺,心里又好奇的紧,出来一瞧果然看见晾衣杆上挂着一盏六方宫灯,骨架精巧扎实,上头绘着的天女散花图看着仙气飘飘,缥缈动人。

顾景洗了手过来,挑挑眉问道,“娘子觉得如何?我挑选了许久才看中这幅与你有几分相似的画。”

自己未施脂粉,身上甚至还穿着灰布围裙,哪里就与那天女有几分相似了?

粟梅不由觉得好笑,凑近了些瞧瞧,原本还以为是他长了本事画上去的呢,不过这画纸的边缘裁剪精细,浆糊也涂抹的均匀细致,便轻咳了两声,点点头,“挺好看的。”

顾景顶着一幅“我娘子天下第一美”的表情,把那盏宫灯高高挂起来不让包子他们碰,自己又忍不住去小心翼翼的摆弄几下,看的粟梅直想笑,暗骂了句,“呆子。”

白母在厨房里看她在那拌汤圆馅儿,挺着大肚子走过来,啧啧道,“可真甜。”

“是呀。”粟梅回过神来,一一介绍道,“这白糖芝麻、桂花蜜和红豆沙馅都是甜的,枣泥、紫薯和南瓜馅的我就不放太多糖了。”

白母拍拍她的肩膀,笑道,“娘是说啊,我闺女的小日子过得可真甜。”

“娘”饶是她脸皮再厚,被娘亲这样再三打趣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连忙转移话题,“您怎么还不蒸面灯?包子和腊梅还等着送灯呢。”

“自然是有人来蒸的,娘身子乏了去歇上一会。”

顾景给了俩孩子几个普通的花灯让他们先出去玩,自己来厨房找她,“娘子在包汤圆吗?今晚有的吃了,那我来蒸面灯。”

“嗯,相公喜欢吃什么馅儿我多包几个。”粟梅发现这几日他总爱粘着自己,心道这么大的人了难不成还老是嘴馋。

顾景见了盘子里的各种馅料,连连赞道,“媳妇厨艺好就是幸福,连吃个汤圆都这么多馅儿。”

“好了好了,你这一天天的拍马屁就不累吗?”粟梅笑着白他一眼,手上把揉好的糯米面团揪成小块,然后按扁,中间放入馅料再捏好包圆。

她手巧速度快,不一会就包了一堆圆滚滚白胖胖的小汤圆出来,锅里的面灯正好也蒸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