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章 轮渡

孙健同学知道上层没有座位了,也不慌,跟着人流往前走,从楼梯爬上二层,靠在后甲板的护栏上,望着下面隐约可见奔流不息的江水,思绪万千,还有三十多分钟,又能见到病逝三年多的母亲了!

母亲因晚期肺癌突然病逝后,孙医生一直自责,夫妻俩作为医学专家,看好了那么多病人,但没有照顾好自己的母亲,这就是最大的不孝!

有时候一个人坐在书房内,看着书桌上的全家福,母亲慈祥的笑容,向天询问?

母亲,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倒地弥留之际,孙医生也想起母亲,母亲,儿子陪您来了!

自从九五年江水二桥开通后,孙医生好像有二十多年没有乘坐这条轮渡了,他一直住在江城y医院职工宿舍内,这些年才搬家到江边;上中专、大专和在江城卫校工作期间,他一直乘坐这条轮渡回家,在钢城码头下船,沿着钢城六路往前走,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家。

随着结婚,孙老师带着老婆孩子回家,上船下船就像上战场似的,不抢位置,一家人要站立三十多分钟,小孩子也受不了,抢位子,有失身份!加上夏天炎热,冬天寒风凛冽,坐五三二或五九四专线车花的时间也差不多,还有位置坐。

随着江水二桥和江水三桥相距开通,专线车和私家车普及,这条轮渡就门可罗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变成了夜游江滩的观光船。

这是一条孙健同学回家的路,前世有二十多年没有走过了!

还有一条回家的路,大雾封江,轮渡停航,他就步行前往十六路车,到江阳门,坐电车,然后过江水一桥、汉水一桥,到航站路!他读中专时没有走过,上大学时,五三二路开通后,他坐过多次,江水二桥开通后,他就坐五三二路或五九四回家,毕晓云买车后,他就开车回家。

他拿驾照比毕晓云还早,青年干部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会走路(驾车)、会说话(英语)和会上网(电脑),江城卫生局在江城卫校设点培训了半年。

平时上下班,孙书记有专车接送,毕晓云买车后,她上班就在院子内,节假日,他就开毕晓云的车回家看父母。

母亲在的时候,一个月回家一次,母亲走后,宝贝姑娘也不身边,一、二个星期就带毕晓云回家看望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