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隐凤朝阳 看泉听风 1128 字 2022-11-10

只是这位顿丘公主寿命长,婚姻方面却不大顺利。她一生下嫁三次,第一次婚姻维持了三年,第二次婚姻只有二年,驸马就都病逝了。第三次婚姻是临乡侯,顿丘公主前两次婚姻没有孩子,跟临乡侯倒是有二子一女,只是临乡侯还是没有顿丘公主长寿,在顿丘公主下降十五年后,临乡侯也因病去世。

公主所出的二子一女,次子夭折,长子和长女倒是都长大成人,只是长子死的也早,不到二十二就死了,他膝下只有五女,所以临乡侯的爵位最后由老临乡侯胞弟继承。本来魏国公主莫说三嫁,只要你寿命长,四嫁、五嫁都行,但顿丘公主在临乡侯逝世后没有再嫁,而是留在临乡侯府安心当着太夫人。顿丘公主在宫里地位不低,临乡侯府也不是没落勋贵,即使丘穆陵氏的父兄早逝,光凭她宗室出女的身份也不至于嫁给鳏夫做填房吧?

“因为她死了一任未婚夫。”拓跋曜说,“她未婚夫是柔然大姓俟吕邻家的长子,他也是丘穆陵氏的表兄,顿丘公主的母亲就是出自俟吕邻氏,但是两人订婚一个月后,这位长子就骑马时摔断脖子死了,之后她家就再没长安显贵登门求亲。”

“呃——”谢知无言以对,这对母女在婚姻方面似乎遗传的倒霉,时下对女子束缚远没有后世那么严苛,但是光看她们母女的“丰功伟绩”,一般人都会忌讳。她们也是倒霉,身体健康又不是她们的错。

“那她为什么不改嫁?”谢知疑惑的问,时下寡妇改嫁的很多,丘穆陵氏青年守寡,又是这尤物模样,她真愿意守寡一辈子?

拓跋曜叹气,“步六孤家族的将军都不是短寿之人,你姑父的祖爷爷、爷爷都是年过五十才逝世的,只有他父亲而立之年就去世。你说谁敢再娶丘穆陵氏?而且现在临乡侯府是她叔父当家。”

谢知:“”她想过无数种丘穆陵氏不改嫁的原因,但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可是——可是死了几任丈夫再嫁的人又不是没有,怎么就她们会传出这种名声?还有丘穆陵氏订亲是不是早了些?”谢知还是不明白,拓跋家的公主二嫁、三嫁的不是没有,要不是大部分公主都不长寿,估计四嫁、五嫁也有,为何就顿丘公主和丘穆陵氏传出这种名声?

秦家或许是没有短寿之人,可秦家是武将世家,武将在战场上丢命再正常不过。丘穆陵氏过早定下未婚夫也很奇怪,时下因为孩子容易夭折,很多孩子不会很早订亲,一般都要成亲前才再订亲,丘穆陵氏当年只有十一岁,又不到出嫁的年纪,订亲这么早做什么?

拓跋曜闻言满意的点头,“长进了,知道不听风是雨。”拓跋曜年少聪慧,从小受帝皇教育,又岂是那种听风是雨的人。

“陛下!”谢知再傻都知道拓跋曜在逗自己,她气鼓鼓的望着拓跋曜,“你怎么骗我?”

拓跋曜对她招手,谢知迟疑了下,心不甘情不愿的走过去,拓跋曜伸手揉揉她小脑袋,“叫声好哥哥,我就把步六孤家所有的事都告诉你。”

第41章 秦家往事(二)

“坏哥哥。”谢知毫不犹豫的喊道, 还好哥哥呢,他又跟谁学了什么坏习惯?

拓跋曜“啧”了一声,惩罚似地又揉揉她小脑袋,把谢知的头发都弄乱了,她连忙护住自己头发,拓跋曜这才注意到她的发型,不是很确定的问:“阿蕤今天又扎新辫子了?”怎么感觉她天天换法子扎辫子?

谢知用一种欣慰的目光看着拓跋曜,“曜哥哥你总算明眼了一回。”因拓跋曜让她喊好哥哥, 谢知干脆照着拓跋曜的要求, 喊他曜哥哥。也算是奖赏他了, 毕竟能让一个纯直男认识到自己今天换了发型实在太不容易, 她还以为在拓跋曜眼中,所有女人都是一个样子的。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臭美的人, 谢知怎么能忍受自己每天就梳一种发型?不过她从不为难梳头侍女,怎么变发型都是她自己想的,侍女只要尊照她吩咐去做即可。

“曜哥哥?”拓跋曜眉头一扬, 觉得这比好哥哥还好听, 他满意道:“以后阿蕤就叫我曜哥哥吧。”

你想得美,你不嫌肉麻, 我还嫌肉麻,谢知才不理他打蛇上棍,对拓跋曜道:“陛下, 你说我继父家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拓跋曜又捏捏谢知的小发髻, 才跟谢知说起丘穆陵和秦家的往事, 这些事发生时拓跋曜还没出生,他会知道其中隐情是因为当初这件事闹进了大理寺,拓跋曜也是看过大理寺旧案卷才知道的。

顿丘公主下降临乡侯后,同临乡侯夫妻恩爱,临乡侯本已有元配生的嫡长子,可临乡侯请封嗣子时请封的是他同顿丘公主的长子,而不是他的嫡长子。可惜顿丘的儿子身体不好,来不及有儿子就病死。

顿丘公主本想让她长孙女从先汉古法,先继承父亲爵位,待她长大招婿生子,再将爵位传给曾孙。但是朝中大臣反对,当时还是拓跋曜的祖父魏高宗在位,他也反对开此先例,因此顿丘公主想过继驸马庶孙为嗣孙,继承儿子的爵位。

谢知专注的听拓跋曜说起往事,心中暗想,你们不是学武帝立子杀母吗?怎么不学学人家汉朝给女子继承权呢?要说继承权,历朝历代女子都有继承权,但汉以后女子的继承权仅限于财产,不能继承爵位,汉朝女子是可以继承父亲爵位和土地的。不过现在这话就说远了,她问道:“那后来为什么变成驸马的弟弟承爵呢?”

“因为驸马长子不答应。”驸马的长子是元配所生的嫡长子,本来是名正言顺的嗣子,只因父亲偏爱后妻,才取消他的继承权,他本就心怀不满,看到异母弟弟早逝又无子,他如何肯放弃这次机会?想尽法子阻挠顿丘公主过继嗣孙,要求朝廷将原本属于他的爵位还给他。

顿丘公主如何愿意?但这长子的妻子王氏,是先帝乳母卫太后的女儿,高宗就算看在乳母的份上都会偏向考虑他。且他还是原配嫡子,有最正统的身份,哪怕高宗不偏向,朝中大臣也会拥护他的,嫡长制度自周朝传承迄今,已牢不可破。

可是就在驸马长子以为爵位已在自己手中时,宗正寺卿却站出来支持顿丘公主过继嗣孙,他理由也很简单,只听过兄终弟及,没听过弟终兄及的。这理由听着很对,实则很牵强,但那时朝中大臣已不想为一个爵位无止尽的争吵。毕竟只是一个侯爵,又不是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