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页

妇人听时砚的话有些害怕,那么长的虫子,一长就是好几条,还整天在人肠肚里爬来爬去,想想就毛骨悚然。

同时有些不知所措:“这,咱们在城内生活,一捆柴要几个铜钱,尤其冬日里,洗衣做饭烧炕所需柴火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若是日日都烧开水喝,时日久了也是好大一笔开销,大家都是能省则省的……”

时砚也知道民生艰难的道理,谁不知道冬天喝一杯暖洋洋的热茶舒服啊?但就是有些人家,连冬日取暖的炭火都没有,哪儿还能日日都喝上热水?

看妇人局促,时砚也不为难她:“这样吧,我这里想要一些山货留着过年送亲戚朋友,不拘是山上的野生栗子还是木耳蘑菇豌豆。

回头你跟附近的乡亲们都说说,让孩子们闲着无事去山上找一找,找到的话送来诊所,我也不说市场价怎样,只让人看着给孩子们糖丸吃。

这糖丸能治蛔虫病,有病治病,无病防身,最不济,也能甜甜嘴,若是孩子们愿意就来吧。”

妇人心里十分感激时砚,她丈夫就是上次被时砚救治的众多人中的一员,时砚治好了人没收他们家一文钱,最后还让丈夫将他晚上穿过的一件棉衣带回家,八成新的棉袄,厚实又暖和,接下来两个冬天都不用愁,丈夫现在已经能正常上工养家,时砚就是他们全家的大恩人。

这种感激,在看到自家孩子真的从肚子里拉出一尺长的虫子后,到达了顶峰。

因此更加不愿意占时砚的便宜,好心劝道:“闻大夫,这时候山上的野生山货哪儿还有品相好的?谁家送人不是挑着能拿出手的好东西往外送,要这些品相不好的,只能自家留着慢慢吃。

多了吃不完,放着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