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小时候读书也不灵光,读了一

年自个儿受不了跑回家,说要跟着他爹李老头儿学种地。

老二李大丫,今年二十三,早早地嫁了人,男方是隔壁村的农家小子,人老实勤快,但家里兄弟多,吃饭的嘴多,家里的粮食常年不够吃。

老三李二丫,今年二十二,嫁给了县城的商户人家,日子虽然比老二富裕,但糟心日子同样不少,夫君是个不思进取的糟老头子,家里没规矩的很,庶子小妾经常骑在李二丫头上吆五喝六,日子同样不顺心。

老四李铁蛋,今年二十一,因为小时候读书刻苦,在村里免费读了两年后,年末通过族里的考核,族里愿意出一半银钱资助李铁蛋继续读书。

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李铁蛋必须二十岁前考上秀才,若不然,李铁蛋前面这些年花费族里的银钱,要每年做工还给族里。

对了,李时砚,原名李铁蛋,时砚这个名字,还是族里长辈给改的,免得将来进学在同窗之间糟人耻笑。

李时砚膝下有一幼子,今年五岁,妻子在三年前因病而亡,李时砚忙着读书没工夫照顾孩子,孩子由李婆子这个奶奶拉扯长大。

孩子疙瘩学得一手李婆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真传,现下嚎叫的最凶最假的一道声音,就是时砚儿子疙瘩发出来的。

在时砚之后,李婆子有三年不曾生育。

到了李三丫这里,今年十七岁,亲事高不成低不就,挑挑拣拣到现在也没定下来,都快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姑娘了。

老六李时墨,原名李铁柱,今年十六,自幼长了一张好嘴,一开口就能将人哄得团团转,且在读书上有几分小聪明,在这个家里,李婆子最为疼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