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秦王是不是看穿了自己的意图,那也无所谓。秦王心胸宽广,只要他还能为秦王办事,没犯什么大错的情况下是不会怎么样的。

得了秦王口谕,他慢慢退出大殿,步履轻快的出宫朝韩非子的住处而去。

秦国先前和韩国打了一场,不能说打了一场,只能说单方面碾压吧。还没有出多大力,韩王就忙不迭求和了,并派出了一位使者孤身入秦。

那使者便是韩非子。

韩非子在韩国王室中的地位本就不高,虽有大才,然口齿不清始终是他一大劣势。他曾不少次劝诫现任韩王安要好好治理国家,奈何韩王安对这个兄弟并不看重,听到他结结巴巴的劝诫更是心烦,遂将他打发到了一边,再也不愿见他。

韩非在这样的境遇下并未放弃,而是专心著书,期盼有一日能够得到君主的重用。

然而他所写的书上奏到韩王面前,依旧如同他这个人一般被忽略了。而那部分书,被秦国安插在韩国中的间谍送到了秦王案上。

彼时秦王在空闲时间翻看了这位落魄公子的著作《孤愤》与《五蠹》,当即被吸引住,甚至说出了“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见对其的欣赏程度。

正好身边的李斯提及,韩非是他的师兄。

李斯的才干秦王是清楚的,而韩非能让他自愧不如,便说明对方不是如同昔年赵国的赵括一般只会纸上谈兵。

秦王便动了把人要过来的心思——毕竟人才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

那些嫌弃自家人太多,硬要往外推的国家,秦王只能一边嘲笑他们何等愚蠢,一边把那些人才收纳过来。

秦国大军压境,只是一统六国之前的一个小小练兵。而韩王安和他的臣子们被吓破了胆,六神无主之下,方才想起宗室还有一个能干事的公子,遂把韩非叫了过来商量崔册。

韩非以为自己终于能得到君主任用,却不曾想,韩王安还没有和他商量多久,就不耐烦他说话磕绊,转手把他送到了秦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