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页

陆林北没看电影,他心里满是妻子的清晰笑容与陌生婴儿的含糊容貌,无需借助外力来减轻恐惧。

朱灿晨看到第二部电影的一半时,他们到达了翟王星的大气层,也就是从这时起,状况不断,意外一个接着一个,再精彩的电影也没办法转移注意力了。

单人太空飞行器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尽可能考虑各种偶然因素,但是未经实测,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而且不少。

在环境简单的外太空,设计师考虑得比较周到,一进入大气层,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设计的破绽开始逐一显露出来。

首先是抖动问题,两台机器人的速度太快,大气层此时就像深海一样,表面坚硬而又轻滑,将“入侵者”如同小石子一般反弹出去,连跳十几下才将它们一口吞掉。

机器人必须放慢速度,并且迅速调整姿态,而这带来第二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机器人的一切变化都需要电能的推动,当初的设计者和现在的生产者,都低估了电能需要,陆林北已经将储电量翻倍,消耗的速度仍然远远超出他的预期,眼看着数字迅速减少,他也有一点心慌。

抖动仍未停止,比最陡峭的过山车还要刺激,朱灿晨忍了好一会才能开口,“陆少校,希望这种经历只有一次。”

“就这一次,足够你记一辈子。”陆林北强装镇定。

又过一会,朱灿晨恢复冷静,终于发现电量的变化,“陆少校,电力够用吗?消耗得好像有点快。”

“没关系,如果电力不够,可以打开降落伞,显示器的左上角有一个伞形标志,用目光确认三次,就能进入相应程序。”

“陆少校考虑得周到。”

“但是别着急,可能用不到降落伞,等电力真的不足,机器人的姿态更稳定一些以后,再考虑用不用它。”

“嗯。”过了一会,朱灿晨想到一个新的问题,“陆少校,使用降落伞的话,咱们是不是会更加偏离位置?”

“可能偏离,也可能正好落到原点市,很难预料。”

电力消耗速度在达到一个顶点之后,逐渐减慢,但是仍显不足,制造氧气、维持系统都需要电力,所以两人不能等用光之后再开启降落伞,必须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