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羽适时站出来,帮她找话题:“你不是有很重要的事想问老师吗,太激动,忘了?”

林呢喃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鼓起勇气,问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李导,我想请教您关于作品定调的问题——前几年我偏爱艺术片,我以为自己将来也会专注艺术电影,可是,真正着手拍片之后,我发现根本拍不出那股味道……”

“这很正常,时代不同了。你这样的年纪,能静下心来看艺术片已经很不错了。”李长鸿眼中划过一丝赞赏。

“你以为我们那代人就都喜欢艺术片吗?说白了,也是跟风啊,八九十年代走出国门的都是艺术片,稍微有点能力的都跟着拍。就像现在,商业片、大制作赚钱赚风头,所有人都往那奔一个样。”

他喝了口茶,缓缓道:“艺术、商业在我看来没有高下之分,就看你想走哪条路。定下自己的调子,坚定地往前奔,穷得揭不开锅也别摇摆,被骂得抬不起头也别回头,你就成了。”

“这一行啊,就怕当□□还要立牌坊,两头都想占,最后只会搞个四不像出来。”

“当然了,调子定下来不是永远不能变。孩子,你要去试,试过之后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一条路走不通,再去走另一条。”

“你们生的这个时代好,多的是机会,有才华的人不会被埋没。就怕自以为有才,整天躺在床上空想,不肯付诸行动,却恨老天不公。”

一席话,醍醐灌顶。

回程的车上,林呢喃滔滔不绝地表达着对李导的敬仰:“真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愿意理我一个小新人,还说了那么多……发到网上会被骂吧?我真没想到……”

顾羽笑道:“李导拍了大半辈子电影,早把自己拍明白了。走到他这种级别,越厉害,越不觉得自己厉害。”

反而是那些一叶障目的人,更容易怼天怼地,唯我独尊。

林呢喃笑着看他,“羽哥现在走到什么级别了?”

顾羽勾唇,“49。”

林呢喃乐了,“你还真是一点都不忌讳。”

“忌讳有用吗?片子是我自己要拍的,又没人拿刀架在我脖子上,观众扎了眼,骂两句咱也得受着。”

林呢喃忍不住问:“你接那些片子,也是为了尝试吗?”就像李导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