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她抬头看了看远处的官道,心想,这会儿了,也不知还有没有住店的人?

“老婆子,快把豆秸倒进马厩里!”

“哎,来了!”

她脚步匆匆进了驿站,没一会儿抱着一大把豆秸出来,全部倒到马厩的石槽里头。石槽顿时堆满了草料,马厩里唯一的一匹老花马慢吞吞地走过来,埋头苦吃起来。

此时驿站一楼的大堂里只坐着两人,点了一盘卤肉一壶酒,正边吃边聊。老板娘替他们添了一碟黄豆,又走到门口往外张望。

说来也巧,她这回一看,就见一列车马往自家驿站来,一排挂着十来个灯笼,明晃晃地照着三角镖旗,却是镖队走镖呢。

“又是镖队……”她嘀咕着,还是殷勤地迎了上去。毕竟从嘉兴府出来的镖队,来回就那几家,兴许都是她认识的人。

镖队却早早地停在了离驿站几丈外,趟子手和两个镖师走过来,先抬头把驿站打量了一圈,这才和气地冲老板娘问好。

“巧娘子,咱们镖队住个店。”

巧娘子一看,呦,不是永安镖局的吗?顿时去了局促,双手叉腰:“咱们老邻居多少年了,你们还不放心呐,上来回回不正眼看我,倒先去看房子。”

两个年轻镖师相互一笑,道:“你这驿站越修越好,自然先看看。”老板没变,自然不用看。

巧娘子啐了他,又高兴道:“恁多人,咱这小地方怕住不下,你们熟悉,看看怎么个安排?”两个镖师便跟她一起进了驿站。

“你店里上下总共也就十来间屋子,我们自然都包了,上房务必收拾干净,剩下的大通铺我们自己看着办。哦,晚上还有两班人马守夜,你看着给弄点热乎吃的的。”

等到食住都安排妥当,两人交了钱,这才出来见成镖头。

“头儿,还是巧娘子,屋子也没变动,大堂两个打尖的,吃完就要赶夜路。今晚驿站就咱们的人马。”

成镖头点点头,吆喝一声,车队人马开始往驿站去。

傍晚时还十分安静的驿站,一下子热闹起来。

巧娘子指挥商行把马匹单独卸下,都赶进马厩里吃草料,“你们来之前才放的,前几日刚收下来的新鲜豆秸,这些大家伙可是有口福了!”

她惯常接待走镖的,知道一些镖局的规矩,故而只赶了马,却不去管那些车厢和蒙着油布的板车。

镖师们便把车子统一安置在驿站门前的凉棚下,摘下灯笼重换蜡烛,点燃了再挂上去,基本上能燃到凌晨。晚上守夜的人便要时时留意这些灯笼,灯笼果真晃来摇去厉害,便是有人摸货。

等到这些全都安置好了,何家的人才下了马车。

何员外和妻子一人一边扶着老娘,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娃,被奶娘抱着跟在后头,再加上两个服侍的丫头,可谓拖家带口。

“麻烦准备些热汤热饭来,”何娘子柔声对巧娘子说,“我婆母有些不舒服。”

巧娘子少见这些高门富户家的内眷,连声应了就往后厨窜。

“这千里迢迢的,你们非得拉着我……”老太太坐下,嘴里不住地抱怨。

何员外在旁赔笑,“亲娘哎,这回太后娘娘寿辰,堂兄这有门路上贡,机会难得啊。再说,这做生意不去大地方怎么行?”说着词穷,只得对自家娘子使眼色求助。

何娘子暗哼一声,直接接过奶娘怀里的儿子,往老太太怀里一塞,“去,哄哄你阿婆。”

小娃娃生得滚圆圆白胖胖,笑嘻嘻地一屁股坐在奶奶腿上,奶声奶气地咕哝些孩子话,果真逗得老人开怀,脸色也好看多了。

一家人正和乐融融,和他们同行的另一家商行的主家也进来了。

何家夫妻都下意识看过去,就见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一个人进了大堂。

这青年个头极高,肩宽细腰,穿着一身潇洒的道袍,发饰不过一根木簪,通身却清爽极了。再看他样貌,虽然皮肤黑了些,稍显风霜,但也遮掩不住俊秀的好相貌。

“长得真俊啊!”何娘子忍不住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