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帝稳稳接住他,宣和搂着他的脖子在他颈弯处蹭了蹭脑袋,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爹爹。”

他一点都没有收敛,这一声爹爹,清晰地传了出去,还未散的大人们都听得一清二楚,看向沈大人的眼神更微妙了。

然而这事还没完,几日后,皇帝直接下旨正式将宣和收为义子,由贵妃抚养。

不改姓却能上玉碟。

大雍历来没有和亲的传统,皇帝极少封异姓公主,连公主都少有,就更不用说异姓王了。

上一个异姓王还是第一代镇安王,那是实打实的战绩堆出来的荣誉,镇南王原本不姓谢,当时的皇帝将他收为义子又赐了国姓,上了玉碟,封了世袭罔替的镇安王,一代一代发展到如今成了割据一方的藩王。

藩王势大,朝廷便不好控住,皇帝再宠爱宣和也不会给大雍弄出第二个藩王来,因此宣和只上玉碟并不改姓。

只是历来皇家玉碟上的外姓之人只有后妃,以男子之身带着祖姓上玉碟的,宣和是第一人,这是开了先河了。

如今宣和已经封了郡王,谢汲仍旧是世子,他向宣和作揖,还是因为道歉,宣和没什么受不得的。

谢汲或者说镇南王在《君临》中是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宣和有心拉拢他,思绪一转他便有了对策。

当年虽说是谢汲单方面讨好他,他们也算是相处过,有过交情的,儿时的恩怨长大之后都算不得什么,如今正好拿来用用。

然而他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谢淳截断:“世子一句话就想揭过当年的事?”

宣和忍不住回过头看一眼谢淳,他准备的说的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当年他曾对谢汲说:你道歉了我就要原谅吗?

想来谢汲还记得,他说这话也算是忆当年拉近距离,但谢淳说这话可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宣和一时分不清谢淳是自己记仇还是替他记仇,又或者说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绝了他这条路?

第48章

“劳七殿下挂念……”

宣和回头看了一眼谢淳,他对谢汲似乎有些敌意。

谢淳不至于因为小时候的事记那么久的仇,多半还是因为他。宣和不耐烦听他们客套,撇下他二人径直向前走去。

谢淳连个眼神都没给谢汲,跟在宣和身后离开,谢汲看着他俩的背影,跟他预想的有些出入。

当年最讨厌的他的宣和,如今这态度算得上是友好,好道他都有些受宠若惊了,反倒是当初从不同他争执,唯一一次动手还是为了宣和的谢淳,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的敌意。

谢汲也缓缓向宴厅的方向走去,按说,如今京中这储位之争几乎是放在明面上了,他代表镇南王府,怎么也该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啊。

谢淳怎么不按常理出牌的?

大皇子毕竟不是皇帝,他开宴自然不能最后一个到,宣和到时,他已经在宴厅外等候。

许是天气暖和了,也或许是调养得当,大皇子看上去气色还不错,见了宣和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还未当面向宣弟道过谢。”

宣和说:“谢我作甚,我又不会看病。”

谢泽摇摇头并不多言,同谢淳点头致意。

宣和百无聊赖地想,好像没听谢淳喊过哥,不管是老大老二还是老三。

今日这宴席是开在齐王府,大皇子便是主,自然在主位,谢汲是主宾,坐在下首第一位,其他人按次序排开,宣和坐在老六边上,谢淳在他对面。

正式开席,谢汲才终于受到了配得上他镇南王世子身份的待遇。

这宴会本就是为了给他接风洗尘,话题自然都是围着他转,宴席又是刚开始,大家都客客气气地寒暄。

今天这宴席,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私宴,因此来献艺的不是绾花楼而是教坊司的人,歌舞就是那一套,没什么新意。

酒过三巡,大皇子打头说起了小时候的事,席上才热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