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造成海量电能由于无法运输而被白白浪费。

必须让电子流通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生成具备极高电位差的生物电池。上条时间线中,人类为了在仅能提供能源的供能星系里维持电子平衡,甚至还不得不在本星系内耗费大量材料与能源,修建消解电能的巨型超导电网。

猎户臂内数百亿的恒星给当时的人类造成了错觉,认为宇宙能量无限,丝毫不知节制,狂妄的浪费着资源。

赖恩曾说过去时间线中的人类有着很严重的暴发户心态倾向,这话很重,但真一点不掺水。

倒也不能说以前的人真就有错。

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过去人类从未创造超量伽马射线暴,不曾引爆过超级黑洞,更不曾得到大统一理论。

这条时间线里,人类能在仅有太阳系一个繁荣行星系,其余二十余个殖民行星系加起来总人口都还没突破十亿,距离发展壮大还有无限遥远时,便不合常理的拥有了恒星快速开发技术,既有文明的科技进程提前追赶上过去的三十一世纪的缘故,又有陈锋带回了更多上条时间线里三十一世纪至四十一世纪里的极端超前思维模式的缘故。

虽然在陈锋拿出去的千年计划里,他将比较实质超前的理论都暂且藏了起来,但一些被证明具有局限性的阶段性信息,却被他用巧妙的方式阐述了出去,避免误导人。

陈锋用他的一双大手,为时代创造了崭新的科技背景。

科技背景的变化则为学者们带来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群体思维。

科学家们在潜移默化间吸收了陈锋带回的东西,冒出新的奇思妙想,补完了完美科技发展路径的最后一块拼图。

次年,浩浩荡荡的工程舰队自太阳系以及巴纳德星殖民地派遣的精锐运输舰同时开拨,直扑鲸鱼座uv星。

同时,太阳系内部则已经开始在柯伊伯小行星带内,建立直径达到一亿公里的圆盘状超大型c射线接收板。

射线自鲸鱼座uv星发射时,直径仅有十公里,但跨越873光年抵达太阳系后,则会“稍微”扩散至8000万公里。接收器仿佛一张大网,刚好能将来自远方的能量兜住。

第二批工程舰也已在紧锣密鼓的赶制之中,将会前往罗斯15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