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二十倍光速的超快科考飞船则出发于近五十年前,现在也已经走到了一千光年的位置。

无数专业探索科考飞船已经陆续传递回来不少信息,所以即便陈锋走出去,也不过是重复前人走过的路。

如果有机会,陈锋当然也想跨越数万光年的距离,找到迷族母星。

但很显然,以晨风二号目前21倍光速的极速性能,哪怕他运气爆棚,能一直游离于复眼者的视野之外,他也不可能再活个几千年。

那么他顶多只能跑完不足十分之一的路程,并且沿途还不能停,只能走马观花。

至于能不能找到能用来对付复眼者的“土特产”,只能完全交给运气。

所以陈锋决定不走了,而是呆在晨风帝国疆域内,利用星门的量子折跃快速抵达目的地。

反正福莱德斯带来的介质层飞行能力让他的安全系数大涨,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除非他倒霉到脱离亚空间时正好撞上其他舰船,但这是极微小概率的事件。

陈锋也并非漫无目的没头苍蝇般乱窜。

福莱德斯发现,陈锋揣摩学习外星科技时,假如面对的东西与太阳系常识差异过大,领悟的程度总差一层,犹如隔了一层纱,无论他如何仔细讲解,都差点意思。

问陈锋懂了没,他觉得自己懂了。

但要他围绕着该项科技搞点什么发明创造,他脑子全浆糊。

让他整理思路,写出本给别人讲解科学原理的专著,更是提笔就发呆,发呆就愣住。

福莱德斯分析原因为陈锋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太阳系人,在太阳系内呆了太久,逻辑思维能力受到了局限,再加上他本身智商“偏低”,所以被困在了跨星系认知偏差里。

福莱德斯建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实地走访,在对应的恒星量子风暴中理解原本不能理解的东西。

于是乎,陈锋在这一百年里,真走访了无数个具有次级文明的生命星系,以及大量具备一些他直觉判断认为对人类有用的宇宙奇迹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