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上条时间线中,太阳系内的地球人,即便受到了穹顶篡改规则的压制,最终在大决战之前完成的科技沉淀,也强于巴纳德星和比邻星的殖民地。

当时坚定的想留下来的代表人物,世界政府最高政治领袖华中云如此说道:“对方手中有太阳穹顶,所以注定会有一个星系必须承受太阳穹顶的压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是母星呢?我们离开,亦或是留下,又有什么区别?倒不如留下一部分人来坚守阵地,并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太阳系的潜力,说不定又能创造出更多东西呢?更何况,我们还要等那一个人,对吧?”

自此,争议结束,一部分人离开,一部分人留下。

曾有人再问华中云,想劝他走。

华中云却又笑道:“总有人要留下,为什么不能是我?”

最终,370亿人离开了210亿人,留下了160亿人。

在这160亿人中,接近110亿的中华儿女。

有些东西,当真是深深的刻进了骨子里。

寻根情节,这既是情感上的寄托,又是基因上的依赖,离开与留下的决定不分高下,只在乎个人选择。

2500年,太阳穹顶准时降临。

母星留守者与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不能接收外部信息。

但留守者并不惊慌,这一切本来早就在先哲陈锋的警示之中。

他们也知道,外面的殖民地,可以看到太阳系内的场景。

那么理论上,里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光电信号传达给外面的人们。

留守者不在意能不能离开,也不在意最终的结果,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创造更多价值。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在《晨风》的暗中辅助下,《计划》带来的五百年科技沉淀轰然迸发出光彩,太阳系内的科技创新能力陡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