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成员中,同样有不少卢薇在国内外政治领域发展的核心人员。

救世对新成员的考察期长达22年,这一波吸纳的成员很快接受了陈锋的理念,开始全力以赴的推进《五百年规划》。

新成员之一的刘卡德,更当即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开始创作刘氏版本的《锋蕾》。

比起原版,刘卡德的《锋蕾》相对弱化了陈锋与钟蕾的感情,但升华了科技感与文明感,在历史上造成的影响力并不输给他本人曾经写的《星河不灭》系列与原版的《锋蕾》。

这一次,陈锋不曾离开,一直在太阳系内呆到了2166年,直到死去,享年170岁。

他改变方向后,对时代科技的推动强度的确肉眼可见。

2087年,宋思羽在送走欧俊朗的六年之后,提前三十五年拿出了量子超算核心。

2089年,伊伦·艾尔文的学生提前发明了星锋氨酸。

2099年,人类在远地轨道上建成大型太阳能光翼,与可容纳十万人长期居住,具备相当程度生产力的空间站。

2115年,人类在火星上建成了第一座可以容纳千人长期居住,以可控核聚变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供应的空间站。

2121年,金星基地建成。

2133年,第一艘大型矿勘飞船前往水星。

2137年,第一块水星戴森云光伏模块被投放进入环太阳公转轨道。

说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这五次事关人类航空航天业重大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中,每一次都有陈锋本人的身影。

他不是去当什么总工程师的,他压根就是去干苦力活的。

从驾驶员到操作员,他什么都能干。

哪怕最后一次时,他当时的年纪已经高达141岁,他却还是能穿着沉重的操作甲行走于太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