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再将自己的自驯化算法写入服务器。

自此,他手中掌握的人工智能算力再度恢复到2020年的水平。

这里面既有他本人聪明才智的功劳,同样也有zs菌残留基因的功劳。

为了防止1n芯片发生电子隧穿,他本来还需要开发新型绝缘液。

材料科学的开发难度自不必多言,他本以为这是个水磨工夫,得耗费很长时间。

结果他在外出狩猎,不断收罗动物体内特殊部位的基因信息时,意外发现一种蜗牛的油具备极强绝缘能力。

陈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测试了两块芯片,发现这黏稠得像非牛顿流体的蜗牛油还真能当绝缘液封装进芯片里,并且还有极佳的热传导特性,散热液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总之,耗时一个月,他将芯片制程的水平从1微米提高到1纳米,并组建了多并联服务器系统,可以基本应对他面前这艘舰船的计算需求了。

虽然这艘船的外壳盖板像打满补丁的裤子,各种探头如海胆般支棱在外,恍如宇宙乞丐,但这毕竟是自己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东西,陈锋甚是自豪,并果断将其命名为晨风一号。

看着晨风一号,陈大师心中的自豪感与满足感油然而生。

由于晨风一号的主要驱动力是被修复的反重力引擎,且没有护盾,所以不具备地外飞行能力。

但没关系,有这船在手,他现在能干更大的活。

略显凌乱的指挥舱里,手捧一杯浓茶的陈锋略感忐忑的摁下起飞按钮。

伴随轰隆隆巨响,舰船晃晃悠悠着缓缓升空,四处嘎吱作响。

毕竟半手工拼接成的东西,初次升空,总会有些部位嵌合得不是那么完美。

听着声音很唬人,但其实并不会散架。

晨风一号在空中悬浮了三个小时,再从汉州到大雪山走了个往返,宣告试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