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你好,请立刻准备一份影像艺术作品。以我本人在锦衣卫九号中过世时留下的遗言录像为内核,伴奏要完美贴合《锋芒毕露》和《永不独行》这两首歌。”

“作品规模要宏大,思想要深刻,最重要的是必须完美捕捉到这两首歌曲中表达的情绪内核。我将在十分钟后打开量子网络通道,你将会得到战场这边的投影设备和全太阳系内所有《晨风》播放设备的控制权,接下来的,就交给你了。”

他这要求很玄学,讲得模棱两可。

具体怎么实现,他也一概不知。

这是别人于梦樱的专业领域,既然把任务交给别人,陈锋选择相信别人的能力。

三分钟后,位于人工智能研究空间站的备用超脑组装完毕,开始预热启动。

参考借鉴了繁星,再由程序员们耗时三十七年研究,并在上上个月时最终完成的“破釜”智能内核被植入,开始运转。

与脱胎自钟蕾的精神和基因生成的繁星不同,破釜的主要逻辑框架来自一群人的性格分析整合数据。

提供数据参考的这群人,正是被陈锋解救出来的八亿失落之城居民。

这八亿人接受了由繁星组织的完整性格测试,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撑,最终生成统合了八亿人性格思维模式的“破釜”。

那群重新振奋起来的失落者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没让人失望。

除陈锋的破釜军团之外,还有不少失落者加入了其他次级军团,甚至备用战力军团。

到得此时,八亿顽固失落者已然阵亡至仅余两亿多人。

但那五亿多阵亡者并未彻底消失,倒是以另一种方式“活”在破釜的内核里。

人与电脑最本质的差异化,正在于人的性格里永远有至少001的不确定性。

这缕不确定性是任何性格测试也无法完美捕捉的。

因此,破釜自诞生时,人格完成度便高达99,但也永远只能定格在这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