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绝大部分观战者的注意力依然放在林布那边。

不愧是公认的顶级战力,与陈锋同样的耗时,但林布已经轻松击杀五十三头。

3766的林布真的很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远是最难的事。

按照常理,人类只有走出太阳系之后,在宇宙中发掘更多的资源,堪破更多数学的奥秘,读懂更多物理现象,掌握更多的能源利用方式,进行更多实验,见识到更多太阳系内部不存在的宇宙基本规则,极大的拓展视野,上探明宇宙,下穷究生物,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尝试,在失败中总结无数经验后,才能掌握让基因唤醒度突破35的科技,方能使得物种升华。

基因唤醒度超过35的银河人类本不该出现在小小的太阳系中。

若说个体升华是偶然,但群体升华几乎可以称之为宇宙里的异端。

如今如此多的银河人类提前出现,完全违背了宇宙伦常。

其中除了陈锋的功劳外,脑波协同共振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脑波协同共振训练技术是当前最高的科技结晶,但其本身的局限性却依然明摆着。

无数次实践证明,协同共振仅能支撑普通人的唤醒度提升至345~35之间,天赋异禀之辈可以超过35,几十万分之一的天才可以突破36。

数百亿人类也只出了林布和贝恩斯塔两个突破37的盖世奇才。

因为随着使用者的唤醒度越来越高,每次训练的效果必然越来越差,瓶颈期的出现将会越来越频繁,并最终卡在某个绝望天堑下。

各大学科的学者综合得出结论,普通人在协同共振训练帮助下提升上限的理论阈值,就是37。

想突破自我极限的难度超乎想象,但好处却也明显,随着唤醒度越来越高,大脑越来越活跃,每次一点小小的提升,得到的能力强化将会呈比例增长。

基因唤醒度越高,大脑思维越快,脑波命令越完美,一点唤醒度的差距带来的操控水平差距越大。

比如从37涨到371这01涨幅获得的战场反应能力提升,至少相当于从34提升至35的1,差距不可以道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