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太虚伪,太无耻了。在你们的话里,我就听出一个感觉,只有美国人才算人类,中国人就不算人类。你喜欢中国古话,我再送你一句,当且立。说的就是你们。”

“听不懂是吧?我给你们翻译一下,当了婊子还要立上华丽的墓志铭。”

这次陈锋讲的话比上条时间线里的更重。

他依稀记得史料中记载当时的自己是怎样发飙的,但同一个时间,他又有不同的心境,面对同一件事,不会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

他愤怒的源头在于,刚才那瞬间他突然觉得这些人对不起斯科特、盖乌斯、劳伦斯、马雷赫这些他们的后人。

他们今天这在一场小规模会议上看似稀松平常的对抗,却也给星锋研究院接下来的招兵买马造成了持续两年的全球困扰,以蝴蝶效应的放大影响判断,他们对文明进步造成的阻碍影响深远,着实罪孽深重。

意识形态的仇恨并不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因为人是社群化的动物,很难做到遗世而独立,总会受到身周环境的影响。

不管再聪明再理智的人,读过再多书,如果在他她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家人、朋友每天都在给他她灌输另一个国家是多么的危险,另一个国家的人是多么的自私,那么随着这人逐渐成长,深藏在其心中的质疑与歧视几乎注定了会伴随学识提升而愈加根深蒂固,进而又在与旁人的互相交流中自我强化。

那些被拿来当例子灌输的东西,有时候不见得全是谎言,只需要刻意的忽略掉真实里美好的一面,重点渲染丑恶的那面,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仇恨与偏见。

这一代人在偏见中长大后,又会在饭桌上与自己的下一代讲同样的话,潜意识里做同样的事,最终形成的就是持续数百年,甚至可能还会长达千年万年的区域化偏见。

正是因为如同劳尔森、伊伦、维纶马诺这些人的存在,才给后人的偏见消除设下了巨大的障碍,走向了极短的恶性竞争,不然说不定在上条时间线里,陈锋就已经成功了。

b开头的婊单词在这边还挺能拱火的,陈锋此言一出,这群人立马就炸了。

莉雯·安妮斯顿想打圆场都不行。

这群学术上德高望重,享誉全球的大牛们纷纷出言怒斥。

陈锋只笑而不语的看着这群自以为理智中立,实则完全活进环境构建的偏见围城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