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啊,领先的选手只剩八公里。”

“唉,只可惜他爆发得太晚了点,不然稳稳的第一,甚至还能把记录给刷新一大截。”

“闭嘴吧你,他这是临场突破,你还要多快?麻烦你动动自己的眼睛,仔仔细细看看那个数字,那都二十一……卧槽二十二了!”

是的没错,陈锋又在不知不觉间,继续上调了参数。

真不是他刻意作死,而是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

他知道自己可以,21g并不是极限。

他的极限,还可以继续往上抬!

世人常识里的认为,青龙甲操作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20g,青龙甲本身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与制造。

那是因为以前从未出现过血清适应度满值的人,最高的也才913。

就如考试门门课程满分与总靠九十七八九的人一般,看似差距不大,实则天壤之别。

天才与庸人一线之隔,但这一线却就是天堑鸿沟,可望而不可即。

当加速度超过一个极限之后,陈锋向前突进的速度与姿态再不是模拟器可以完美模拟出来的了。

即便模拟器通过量子网络对接的中央智脑已经拿出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算力来演算t800场里的场景,陈锋的形态依然变成了一团朦胧迷雾。

“唉,看不到啦。系统模拟不出来啦,只能根据他的基础数据判定他可以做到,然后又只选取最简单的样本判定他的动作成功。”

通讯器里响起欧青岚的感慨。

那位盘古院的研究员也不无遗憾地说道:“现在系统反馈出来的数据,只有一个火柴人的模样,比一千年前的人拍电影时用的动态捕捉还差劲,这没法看呐!”

“算了,都别管这么多了。他要赢了!”